《卢溪传》小说作者是卢溪李。书中精彩片段: 景安三十年,北雁湖四周被荒人和魏军的尸体铺满。两族自魏国上京城开始,二十年的恩怨终于在今天了结。魏国宰相李珏率魏国二十万大军击败了荒人,斩杀荒***汗以下五王十三相。北雁湖西北五百里,荒***都科林正在
景安三十年,北雁湖四周被荒人和魏军的尸体铺满。
两族自魏国上京城开始,二十年的恩怨终于在今天了结。
魏国宰相李珏率魏国二十万大军击败了荒人,斩杀荒***汗以下五王十三相。
北雁湖西北五百里,荒***都科林正在被魏军洗劫,就如同当年荒人洗劫魏国上京城一般。
李珏下令,凡荒人皆是军功。
当年上京事变,他失去了一生挚爱,第三个儿子以及左臂。
这个仇,他忍了二十年。
苍天不忍看这场屠杀,卷起了漫天黄沙,企图掩盖草原上的这场杀戮。
北雁湖南面一百里的北雁关也被草原刮来风沙覆盖,被掳到草原二十年的卢溪终于有机会南下回国。
风沙很大,卢溪形如枯槁的身躯步履蹒跚,她正缓缓穿过城关。
城门口,南下报捷的骑士一批接一批,北上出关的甲士结成大队,络绎不绝。
虽说是魏军大胜,却不见一个荒人俘虏。
卢溪被维持秩序的甲士粗鲁地挤到了路边,但却不生气。
她嘴唇颤抖着,眼角泪珠和风沙混合,咯的有些难受。
她用粗粝的手擦拭,却只从沟壑般的眼角刮下了沙尘和眼泪混合成的泥浆。
大魏胜了,真好。
卢溪赞叹一声,擦眼的右手重新从左手上接过破了一角的白瓷碗,被磨得光滑黝黑的拐棍在风沙中支立着她干枯的身躯。
她食指上那重新戴上的青玉戒指虽被风沙覆盖,却掩不住青光。
她那蓬松的裹着黄沙的银发上,刻着“景安元年·李钰·秦淮河·穆香斋”的镶玉木簪已经有些簪不住乱发。
那簪子上的玉珠已经不知去了何处,随着狂风再次席卷,木簪还是落下。
她颤巍巍,弯腰想要捡起,凸起的腰却疼得她唇齿颤动。
她只得缓缓蹲下,费劲地捡起,快速挪向了城关边上一处高楼的屋角。
当她准备重新用木簪簪发时,呼呼风声中,身旁这栋屋子里间人声鼎沸,是在欢庆魏国的胜利。
卢溪偷偷踮着脚,咽了咽,伸出舌头,用手指沾了口水,在纸窗上捅出一个小洞,往里看。
屋里酒池肉林。
中间是一人高的舞台,西域来的舞娘们裸露着肚脐,腰上挂着红线铃铛,跳着勾魂摄魄的舞蹈。
舞台四周,年轻姑娘们浓妆艳抹,只着丝丝薄纱,依偎在客人怀里,任由客人贪婪的手在其身游走。
姑娘们的薄纱五颜六色,销魂艳曲让卢溪低了头,看向了自己右脚腕间已经发黑的红绳。
那是她及笄时,长香书语的妈妈亲自给她带上的,昭示着已成年可以接客。
她和李珏成婚后本想取下来,可李珏却不依。每次恩爱时,他总是喜欢拨弄上面的铃铛。
当然,江南的风尘,不仅脚腕有这种红绳,和里头的妖艳舞娘一样,腰间也有。
屋里糜音萦绕,姑娘们不断扭动细腰去蹭客人的脸,这样勾着客人,她们可以获得更多打赏。
当然,客人要是能入她们的香阁,那赚的就更多了。
哎,天下几回春秋,风雨依旧。
卢溪收回眼神,缓缓掀开自己发黑的青纱,腰间的红绳和拇指大的铜铃依旧,只是有些发白。
红绳下的皮肤已然松垮,她摇摇头,突然攥紧手里的木簪。
她干裂的嘴唇缓缓后仰,恍若回到了三十年前江南的秦淮河。
景安元年的淮河两岸,和往年一样,万物复苏,春暖花开。
来宁城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,这宁城是大魏桃花之都,来游玩的都是才子富商。
当然,更多的是官员。
有的官员有了相好的姑娘,在花船上能呆十天半月。
望着北雁关的滚滚黄沙,虽然只有四十六的卢溪犹如七旬老人,但嘴角却弯成了月牙。
长香书语不仅楼是宁城最高的,船也是淮河最好的。
“溪儿妹妹,看得这么入神,姐姐可要抢人了。”
“人家可是宁城第一才子,是解元,正准备秋闱呢。”
“姐姐这不是怕你吃亏吗?”
今日是三月三,既是祭奠先祖的节日,也是文人雅士晚上聚会风流的日子。
开口说话的是长香书语上一任花魁妙娘,在去年腊冬竞争花魁时落选,便委身于宁城一位大员。
那位大员要了她的宫砂,非常宠她,但却没有纳她入门的意思。
卢溪暖袖遮面,见以前单纯的妙娘仅仅被破了身子几个月就到处卖弄风姿,她担心她也会是这个样子。
虽然她在去年的花魁竞选中赢得魁首,打败了妙娘,但她不甘心自己也这样一辈子。
小时候已经够苦了,她不想一辈子做别人的玩物,她要清清白白做人,生儿育女。
后院洗衣做饭的嬷嬷,谁不是花魁呢?
眼下,这宁城第一才子,李珏李解元就是不错的选择。
他有才,但很穷。我有钱!他会投桃报李的吧。卢溪想着,从三层高楼窗看下去。
今日的淮河异常热闹,但河岸竹亭,李珏像是被放逐的孤星,也不顾两岸的喧闹,自顾自看书。
楼船逐渐接近竹亭,卢溪紧紧盯着这个一身发白青裳的书生,挺俊秀。
李珏似是对卢溪心有灵犀,抬眸看上来。
两人互相回了一个微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