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新书《退休宫女的躺日常》上线啦,它是网文大神王悠然的又一力作。讲述了王悠然之间的故事,构思大胆,脑洞清奇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: “铛——”一声悠远绵长的钟鸣,穿透晨曦的薄雾,钻入王悠然的耳中。她缓缓睁开眼,视线里,是陌生的雕花木梁,带着古朴的纹路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、煮沸后又凉透了的伤寒草药味。身上盖着的被褥有些粗糙,却被浆
“铛——”
一声悠远绵长的钟鸣,穿透晨曦的薄雾,钻入王悠然的耳中。
她缓缓睁开眼,视线里,是陌生的雕花木梁,带着古朴的纹路。
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、煮沸后又凉透了的伤寒草药味。
身上盖着的被褥有些粗糙,却被浆洗得十分干净。
又是一天。
王悠然侧过头,看着窗棂间透进来的、微弱的晨光,心中一片前所未有的平静。
她不是在做梦。
三天了,她已经彻底接受了这个事实。
上一世,她是活在二十一世纪,每日为业绩和房贷奔波的“社畜”王悠然。在一次连续加班后的深夜,她倒在了那间用尽所有力气才换来的、小小的首付房里,至死都没能真正“上岸”。
这一世,她是活在不知名架空古代,自幼入宫、父母双亡,在宫中再无依无靠,凭着谨小慎微才小心翼翼熬到二十五岁出宫之年的宫女“盏春”。
三天前,为了救皇帝最宠爱的昭宁公主,原身不慎落水,引发高烧,一命呜呼,才让她这缕异世的孤魂占了这具身体。
两个灵魂的记忆在她脑海中交织,最终沉淀下来。
对“王悠然”而言,这是一次天降大礼,是她梦寐以求的“提前退休”。
对“盏春”来说,这也是她应得的自由。
按照宫中规矩,宫女年满二十五便可出宫。原身再过几日,本就能揣着积蓄,回到那从未有过的“家”。
如今,不过是换了个灵魂,去替她享受这份自由。
“也好。”
王悠然低声对自己说。
她抚摸着这具年轻却因常年劳作而有些孱弱的身体,暗下决心。
“我会替你,好好活下去。活得悠然,活得自在。”说完只觉得心中一片平静
随后只听门外传来动静“吱呀——”
房门被轻轻推开。
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宫女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,是宫里相熟的张嬷嬷。
“盏春,醒了?快,趁热把这碗粥喝了,再把药给吃了。”
张嬷嬷的语气温和,带着关切。
王悠然挣扎着坐起身,接过那碗清淡的白米粥,小口小口地喝着。
“嬷嬷,辛苦您了。”
张嬷嬷看着她,眼神里有几分羡慕,又有几分担忧。
“你这丫头,就是心善。不过啊,善有善报,这次你救了公主,可是天大的福分。娘娘开恩,让你病一好就出宫,省得在这宫里熬日子了。”
“今日,就要走了?”王悠然问。
“是啊,”张嬷嬷点点头,从托盘下层端出那碗黑乎乎的汤药,“待会儿用过早饭,就该去向娘娘辞行了。宫外的衣裳,可都备好了?”
“备好了。”
王悠然应道。
喝完药,张嬷嬷收拾好碗筷,又絮絮叨叨地叮嘱:
“你这孩子,父母去得早,在宫外也没个亲人照应。出去了,可不比在宫里有娘娘护着,凡事都要靠自己。”
“千万记得,人心隔肚皮,别轻易信人。”
“银钱要收好,莫要露白,知道吗?”
这些话,原身的记忆里听过无数遍,但此刻听来,却满是长辈的温暖。
“悠然记下了,谢嬷嬷教诲。”王悠然温顺地点头。
张嬷嬷看着她,叹了口气,这才转身离开。
房间里,再次恢复了安静。
王悠然慢慢下床,走到房间一角的木箱前,将其打开。
箱子里,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的宫装摆在最上面。那是她穿了十多年的身份象征,也是束缚。
她没有丝毫留恋,将宫装取出,放到一旁。
宫装之下,是一套崭新的、朴素至极的青色布裙。
这是原身“盏春”,用自己攒下的布料,一针一线为自己缝制的“出宫礼服”。
她脱下身上那件宽大的寝衣,换上了这身象征自由的布裙。
布料粗糙,远不如宫装的料子细滑,但贴在身上,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。
她走到房间里那面不算清晰的铜镜前。
镜中的女子,约莫二十五六的年纪,一张清秀的瓜子脸,眉眼温顺,只是脸色因大病初愈而显得有些苍白。
最重要的是,那双眼睛里,带着一股长年累月、因谨小慎微而形成的恭顺与怯意。
这不是属于“王悠然”的眼神。
她对着镜子,努力地牵动嘴角,想要练习一个真正发自内心的微笑。
一次,两次……
镜中的女子,笑容依旧僵硬。
她索性不再勉强,转过身,从床榻的枕头下,摸出了一个小小的、绣着兰草的布包。
“悉悉索索……”
布包打开,里面是她这些年来全部的积蓄。
几支成色普通的银簪子,一对小小的银耳环,还有一些散碎的银子和几张一两、二两的小额银票。
这是她自己的“小金库”,合计约有百两。
她将这些东西仔细地用手帕包好,放入怀中。
这是她的第一笔启动资金,是她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。
做完这一切,她深吸一口气,推开房门,向着贤妃娘娘所居住的“长春宫”暖阁走去。
长春宫内,熏香袅袅。
贤妃娘娘并未像往常一样高坐主位,而是坐在一张软榻上,示意悠然坐在她身旁的绣墩上。
“身子可好些了?”贤妃的声音温婉如水,听着便让人心安。
“回娘娘,奴婢已无大碍。多谢娘娘挂念。”王悠然真心实意地回答。
这位贤妃娘娘,是原身在宫中最大的依靠。她性情仁善,对待下人也宽和,原身能安安稳稳地在宫里待到二十五岁,全靠她的庇护。
“你呀,在我面前,总是这般拘谨。”贤妃叹了口气,拉过她的手,轻轻拍了拍。
“往后出了宫,便不是奴婢了,是自由自在的平民百姓。要学着为自己活,知道吗?”
“奴婢……悠然记下了。”王悠然改了口。
贤妃满意地点点头,继续叮嘱道:“宫外不比宫里,人心险恶。你一个单身女子,身怀钱财,切记不可露白。凡事多留个心眼,莫要轻易信人。”
“是。”
“你父母双亡,又无其他亲眷,家乡太远,你一孤身女子总是让人不放心,所以我便做主,已让人为你办好了户籍,落在京畿首府临安府。那里虽不比京城,却也是富庶之地,离京城也近,若真有事,也好有个照应。”
“娘娘为悠然思虑周全,悠然感激不尽。”王悠然听罢,真的很为原主开心,闪过以前的回忆,赶紧学着原身的记忆,跪下磕头感激说到
“你是我的一等丫鬟,又舍身救了昭宁,便是救了我的命。这些,都是你应得的。”
贤妃说着,从身旁拿起一个沉甸甸的锦囊,塞到王悠然手中。
“这里面,是二百两的银票,还有几件我私库里收着的、贵重却不扎眼的首饰。你拿着,路上花用也好,安家置业也罢,手头宽裕些,总不会出错。”
二百两!
王悠然心中一惊。通过原身的记忆里来看,在这个朝代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。
她正要推辞,贤妃却按住了她的手。
“拿着。这是我私下给你的,与宫里无关,是我这个做母亲的,谢你的救命之恩。”
话说到这份上,王悠然便不再推辞,郑重地将锦囊收好。
“悠然,谢娘娘厚爱。”
“还有这个。”
贤妃从手腕上褪下一枚通体温润的暖玉,玉上,刻着一个古朴的“兰”字。
“这是京中秦氏商号的信物。秦家受过我父亲的恩惠。你若在宫外,真遇到了过不去的坎,便持此玉,去京中任何一家‘秦氏商号’,他们会帮你一次。”
这是给了我一个护身符啊!
王悠然双手接过那枚尚带着贤妃体温的暖玉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略带哽咽的说到
“娘娘对悠然的厚爱,悠然铭记于心!此后悠然一定会活出自己的人生,不辜负娘娘一番苦心。悠然叩谢娘娘大恩。”
说完她起身郑重地对着贤妃,行了最后一个告别大礼。
“去吧。往后,海阔天空,好生过日子。”贤妃的眼眶也有些泛红。
王悠然站起身,刚要告退,暖阁的门帘却“哗啦”一声被猛地掀开。
“盏春姑姑!”
一个娇憨的、带着哭腔的声音传来。
只见八岁的昭宁公主,提着裙子,哭着跑了进来,一把拉住王悠然的衣角。
“姑姑,你不要走!你走了,谁陪昭宁玩翻花绳,谁给我讲小兔子的故事?”
小公主哭得梨花带雨,紧紧地拽着她不松手。
王悠然心中一软,蹲下身替她擦去眼泪。
“公主,盏春姑姑是出宫去过自己的日子了。您要听娘娘的话,好好长大。”
“我不要!”昭宁公主将一个小小的、编得歪歪扭扭的平安符塞到她手里,“这是我亲手给你编的,你戴着它就不许走!”
正在这温情互动之际,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尖细却洪亮的声音。
“圣旨到——”
众人皆是一惊,往门口望去
只见皇帝身边最得宠的总管太监李德全,手持一卷明黄的圣旨,在一众小太监的簇拥下,走了进来。
暖阁内,瞬间跪倒一片。
”奴才参见贤妃娘娘,参见公主殿下“李德全先带领其他太监向贤妃娘娘和公主殿下行礼。
“起身吧”贤妃温和问到“是什么圣旨?”
”谢娘娘!“李德全这才站起来回到“回禀娘娘问话,是陛下听闻宫女盏春今日出宫,叫奴才特此宣赏得”
贤妃娘娘听后,笑着拉过王悠然“来,看陛下给你什么赏赐了”
王悠然赶紧走到李德全前面跪下磕头,只听李德全说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“长春宫宫女盏春,忠心护主,勇救公主于危难,品行俱佳,深得朕心。特此开恩,准其出宫荣养。为彰其德,特赏黄金二十两,钦此!”
黄金……二十两!
此言一出,周围所有宫女太监的眼神,瞬间变了。
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、敬畏、羡慕与嫉妒的复杂目光。
二十两黄金,按照市价那可就是一百两白银!
更重要的是,这道圣旨,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——这个叫盏春的宫女,是受过皇恩的人!
这是皇帝亲口盖章认证的“免死金牌”!
“宫女盏春,还不接旨?”李德全笑眯眯地提醒道。
王悠然这才回过神,双手高高举过头顶。
“奴婢盏春,叩谢皇上隆恩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李德全亲自将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盒,交到王悠然手中。那目光中,也带上了几分客气与郑重。
“盏春姑娘,请起吧。皇上还说了,姑娘此去,若在临安府受了什么委屈,尽可来京城知会一声。”
王悠然心中一喜,以后在这异世独立生活,又多了一份保障了!
王悠然站起身,手捧着那个分量惊人的木盒,心中百感交集。
她知道从这一刻起,她想在这个世界“躺平”的想法,一定会实现的!
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,王悠然牵着依旧不舍的昭宁公主,最后一次向贤妃娘娘行礼告退。
她一步一步走出了长春宫,走出了那道隔绝了两个世界的、厚重高耸的宫门。
午后的阳光,暖洋洋地洒在她身上。
王悠然抬头,看着宫墙之外那片湛蓝的天空,深深地吸了一口属于自由的、混杂着尘土与人间烟火的空气。
前路,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