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我没有再给萧玦任何机会。

当天下午,我便递了牌子,请求入宫。

以探望姑母,当今太后之名。

萧玦以为我只是去告状,并未阻拦,甚至眼神里还有些不屑。

他大概觉得,太后虽然是我姑母,但到底隔了一层,不会为了我这个败落的娘家侄女,去得罪他这个手握兵权的镇北侯。

他太自信了。

也太不了解我了。

马车缓缓驶入宫门,我掀开车帘,看着那高耸的红墙。

这里,将是我新的开始。

慈安宫里,檀香袅袅。

太后屏退了左右,只留下我们姑侄二人。

“慈儿,你都跟哀家说了吧,受了什么委屈?”

太后拉着我的手,眼神里满是心疼。

我摇了摇头,没有哭诉,也没有抱怨。

我只是将那半块龙形玉佩,放在了太后的手心。

太后看到玉佩的瞬间,脸色骤变。

“这是……***的?”

“是。”

“你来找哀家,是想……”

“姑母,”我直视着她,“我想和萧玦和离。”

太后沉默了。

良久,她叹了口气:“慈儿,和离不是小事。你可想清楚了?女子和离,再想嫁个好人家,就难了。”

“我想清楚了。”我的语气无比坚定,“与其在侯府里耗尽一生,不如为自己争一条出路。”

“出路?”太后看着我,“你想要什么出路?”

我深吸一口气,说出了我此生最大胆的决定。

“我想留在宫里。”

太š后猛地站了起来,一脸震惊地看着我。

“胡闹!你可知宫里是什么地方?这里比侯府后宅,要复杂百倍千倍!你一个和离的女子,进来能做什么?”

“姑母,我不是来当宫妃的。”

我迎着她的目光,不闪不避。

“我听闻宫中尚功局的女官之位尚有空缺,我想去试试。”

尚功局,掌管宫中工艺、刺绣、织染等事宜,女官虽品阶不高,却是正经的朝廷官职,有俸禄,有品级。

最重要的是,能让我摆脱“镇北侯夫人”这个身份,堂堂正正地活下去。

太后怔怔地看着我,仿佛第一天认识我这个侄女。

她印象里的我,总是温婉娴静,从未有过如此离经叛道的想法。

“慈儿,你……当真想好了?”

“想好了。”

“哪怕这条路比你想象中更难走?”

“我不怕。”

看着我眼中的决绝,太后终于点了点头。

“好,既然你心意已决,哀家就帮你这一次。”

她握紧了手中的玉佩。

“这半块玉佩,是当年皇上登基前,欠***的一个人情。哀家会拿着它,去求皇上。”

“只是,皇上会不会答应,哀家也说不准。”

“多谢姑母。”

我跪下,郑重地磕了一个头。

无论成与不成,我都感激她。

从慈安宫出来,天色已经有些暗了。

我没有回侯府,而是直接去了京郊的一处别院。

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陪嫁,萧玦并不知道。

我需要在这里,等待消息。

等待我命运的裁决。

三天后,一卷明黄的圣旨,送到了镇北侯府。

来宣旨的,是皇帝身边最得宠的李公公。

萧玦跪在堂下,以为是皇帝怪罪他宠妾灭妻。

他甚至已经想好了说辞,如何将林婉月病重之事说得凄惨动人,博取同情。

然而,李公公展开圣旨,宣读的内容,却让他如遭雷击。
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兹闻镇北侯夫人沈氏,温良贤淑,端庄雅正,然与侯爷萧玦情分已尽,两相憎厌,强合无趣。朕心甚悯之,特准二人和离,一别两宽,各生欢喜。另,沈氏才德兼备,朕闻之甚悦,特封为尚功局御侍,即日入宫任职。钦此。”

圣旨很短。

但每一个字,都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,狠狠扇在萧玦的脸上。

和离,是他从未想过会由皇帝亲口说出的两个字。

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,我不仅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,成为一个被夫家抛弃的怨妇。

反而摇身一变,成了宫里的女官。

虽然只是一个从六品的御侍,但那是皇上亲封的。

从今往后,我沈念慈,不再是他的妻子,而是天子近臣。

他镇北侯,见了我,甚至要行礼。

我能想象得到,当萧玦听到这份圣旨时,脸上该是何等精彩的表情。

震惊,愤怒,屈辱,还有……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恐慌。

他以为能被他牢牢掌控在手心的女人,就这么轻易地,彻底地,脱离了他的掌控。

并且,飞向了一个他再也无法企及的高度。

而这一切,才刚刚开始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