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小说资讯 >

一些关于江湖的向往最新小说(沈惊鸿沈砚之温白)全文阅读

发表时间:2025-10-20 21:28     编辑:猫七
一些关于江湖的向往全章阅读

一些关于江湖的向往_非常好看的 ,书里面的情节一点也不拖沓,故事条理清晰,超喜欢这本小说。

作者:沈惊鸿 状态:已完结 类型:古代言情
立即阅读

《一些关于江湖的向往全章阅读》 小说介绍

主人公叫沈惊鸿沈砚之温白的是《一些关于江湖的向往》,这本的作者是沈惊鸿倾心创作的一本现代言情类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 另一边,沈惊鸿听得身后风声,红衣猛地旋身,袖口裹着的毒雾顺势往老道那边甩去。老道没防备,被雾团呛得咳嗽不止,手里的短匕也落了地。沈惊鸿指尖在他手腕上一弹,老道只觉腕骨发麻,整个人"咚"地撞在柱子上,正好

《一些关于江湖的向往全章阅读》 第2章 免费试读

另一边,沈惊鸿听得身后风声,红衣猛地旋身,袖口裹着的毒雾顺势往老道那边甩去。老道没防备,被雾团呛得咳嗽不止,手里的短匕也落了地。沈惊鸿指尖在他手腕上一弹,老道只觉腕骨发麻,整个人"咚"地撞在柱子上,正好撞在那枚被钉着的毒针旁,脸色白得像纸。

沈惊鸿慢慢收回袖子,袖口的八卦纹已恢复原状,像只是普通的绣饰。她瞥了眼地上瘫着的两人,又转头瞧了眼弟弟——沈砚之还按着店小二,墨色劲装下的手没松半分,指节上沾着的竹屑还没擦去,眼神冷得像冰。

茶寮里早已炸开了锅。

"徒手裂竹筷,手袖锁毒雾......真的是沈家天宫九绝!"

"沈家后人竟这般厉害!这姐弟俩年纪轻轻,功夫却硬得很!"

"亏这两个混账还想报复,简直是自讨苦吃!"

沈惊鸿轻轻笑了声,只是这笑里没了方才的张扬,多了点冷意:"看来,我们姐弟想当无名小卒,是不成了。"

风从敞开的寮门灌进来,吹得她的红衣猎猎作响,也吹得沈砚之墨色的发梢动了动。茶寮里的江湖人都盯着他们,有好奇,有敬畏,还有几道藏在暗处的目光,在瞥见沈惊鸿袖口的八卦纹时,亮得有些吓人。

没人再敢随意出声。方才还喧闹的茶寮,此刻静得只能听见风吹树叶的声,还有店小二和老道压抑的啜泣声。

随后这二人被虬髯汉带走了,临走时再三感谢姐弟二人相助:“真是多谢二位少侠,我才能找回少爷的玉佩。”

沈惊鸿挥了挥手道:“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,是我辈江湖儿女的举手之劳。”

沈砚之已经驾着车过来了“姐要下雨了,该走了。”沈惊鸿快步上了车:“走吧,这个破马车估计挡不住雨,快走快走。”

果不其然,不一会就下起了暴雨,马儿也不肯动了,姐弟二人只好走着向前了,幸亏距离进城不远了。

夜雨泼在青石板路上,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沈砚之的墨色靴边。他抬手将斗笠往前提了提,遮住大半张脸,只留一截紧抿的下颌线,目光扫过城门楼上"沐州"二字时,喉间低低道:"歇脚?"

沈惊鸿正用指尖捻去红衣下摆沾着的泥点,闻言抬头笑了笑,鬓边银饰在雨幕里闪着微光:"这雨瞧着得下到后半夜,正好在城里寻家客栈烤烤火。"她顿了顿,眼尾扫过城门口围着的一群人,"况且——有热闹瞧。"

城门内侧的墙根下,七八名镖师正围着辆镖车跺脚。领头的是个络腮胡大汉,腰间佩着"威远镖局"的令牌,此刻却急得扯着嗓子骂:"他娘的!镖银就在这巷口丢的!前后不过半炷香,连个人影都没瞧见!"

镖车停在条窄巷口,车厢上的铁锁被齐齐剪断,里头空空如也。

周围的百姓缩着脖子议论:"听说这次运的是江南盐商的银子,足足三千两呢!" "沐州城这半年太平得很,怎么突然出了劫镖的?"

沈砚之已走到镖车旁,墨色的手轻轻碰了碰车厢板。沈惊鸿跟着凑过去,眼尖地瞥见车辕内侧钉着枚细针——针身是乌木的,只有指尖长,针尖泛着极淡的青芒。

"这是......"她指尖刚要碰到针,络腮胡镖头突然吼道:"干什么的!别乱碰证物!"

"证物?"沈惊鸿挑眉,反手将那枚针捏在指间,举到镖头面前,"镖头见过这种针么?"

镖头愣了愣:"不就是枚普通的针......"

"是沈氏的无影针。"沈砚之突然开口,声音压得很低,"淬了'青鳞散',碰着皮肉就麻,半个时辰动不了身。"

这话一出,镖头脸上的急色淡了些,反倒多了层惊疑:"沈氏?哪个沈氏?"

沈惊鸿没接话,转身往窄巷里走。巷子里积着雨水,泥地上印着深浅不一的脚印,还有两道并行的车辙——那车辙压得极浅,不像是载着三千两银子的镖车留下的。

她蹲下身,用指尖量了量车辙的宽度,又摸了摸辙痕边缘的泥:"砚之,你看这辙印。"

沈砚之蹲在她身边,墨色的斗笠几乎要碰到她的红衣。他指尖按在辙痕里,沉默片刻道:"车轮窄,承重轻。不是镖车。"

"不止。"沈惊鸿笑了笑,指尖往巷尾指了指,"你瞧那边的辙印,到了巷口突然变深了些——像是突然多载了东西,又突然卸了。"她站起身,往巷尾走了几步,在一堵墙根下停住,墙缝里沾着片碎布,是深灰色的,布角绣着个极小的"沈"字。

"我知道了。"沈惊鸿转身看向镖头,"镖银不是被劫走的,是被'换'走的。"

镖头瞪着眼:"换?怎么换?"

"很简单。"沈惊鸿晃了晃手里的无影针,"有人先用这针麻了守镖的镖师,再趁你们慌乱时,用另一辆一模一样的空车换了你们的镖车。那辆装着银子的车,顺着这巷尾的辙印走了,应该没出城。"

"那......那谁能有这本事?"

"沈氏旁支。"沈砚之突然道,目光落在墙缝的碎布上,"擅用无影针,会'偷梁换柱'的巧劲。"

沈惊鸿点头:"沈氏当年分家时,旁支去了闽地,听说后来做了些见不得光的营生......看来是流落到沐州了。"

她转头对镖头道:"你让人顺着这辙印往城西走,银子十有***在那儿。"

镖头将信将疑,却还是分了一半人往城西去。沈惊鸿姐弟没跟着,只是靠在巷口的墙根下等。

雨还在下,沈惊鸿把斗笠给弟弟往头上推了推,笑着道:"没想到出来走趟江湖,倒先遇上自家的'亲戚'。"

沈砚之没说话,只是把斗笠也给她往前倾了倾,墨色的衣袖擦过她的红衣,带起点微凉的雨意。

过了约莫半个时辰,巷口突然传来动静。镖头领着人跑回来,手里捧着个银锭,脸上又惊又喜:"找到了!真在粮坊!还抓着两个劫镖的,他们......他们真姓沈!"

被押过来的是两个汉子,都穿着深灰布衫,其中一个胳膊上中了镖,正疼得龇牙咧嘴。看见沈砚之腰间里的无影针,两人脸色骤变:"你......你们是主家的人?"

沈惊鸿没答,只是瞥了眼他们腰间的布囊——里面装着十几枚一模一样的无影针。她轻轻叹了口气:"沈氏的脸,都被你们丢尽了。"

雨还在下,青石板路上的水洼映着红衣墨影。镖头忙着清点镖银,百姓们围着议论沈氏的往事,只有沈砚之悄悄往姐姐身边靠了靠,墨色的身影在雨幕里,像一道无声的屏障。

押着两个沈氏旁支汉子的镖师往镖局去时,雨丝渐渐密了。沈惊鸿捏着那枚无影针站在巷口,指尖碾过针尾的细纹——那纹路比沈家主脉用的糙些,却也刻着半朵沈字标记的莲。

“不对劲。”她忽然开口,红衣被风卷着贴在肩头,“沈氏旁支虽当年分了家,却最忌讳用主脉的针术作恶,这俩人身手路数虽糙,可那‘偷梁换柱’的巧劲,倒有几分当年三叔公的影子。”

沈砚之刚从墙缝里揭下那片碎布,布角的“沈”字绣得歪歪扭扭,线脚却用了沈家特有的“双回针”——这种绣法费线,寻常人家绝不会用。他将碎布递给姐姐,墨色的睫毛上沾着雨珠:“粮坊后院,有药味。”

两人没跟去镖局,反倒折回了城西那处废弃粮坊。雨打在粮坊的破瓦上“哗啦啦”响,后院果然堆着几个药箱,箱盖敞着,里面是些治外伤的草药,还有几包用油纸包着的“止血散”——那散剂的颜色偏深,是加了“铁线莲”的缘故,而铁线莲性寒,寻常止血绝不会用,除非……是治中了剧毒的伤口。

“看来不是为了银子。”沈惊鸿蹲下身翻了翻药箱,箱底压着张揉皱的纸条,上面用炭笔写着“城西破庙,三更”,字迹潦草,像是急着写就的。

她刚把纸条攥在手里,就听见粮坊外传来脚步声,不是镖师的粗重靴响,倒像是布鞋踩在泥水里的轻响。

“惊鸿?砚之?”

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响起,带着几分试探。沈惊鸿猛地回头,就见雨幕里站着个穿青布长衫的老者,须发半白,手里拄着根乌木拐杖,拐杖头雕着只衔着莲子的白鹭——那是沈家的旧识,当年跟着父亲跑过商路的苏伯!

“苏伯?”沈惊鸿又惊又喜,红衣一旋就奔了过去,“您怎么在沐州?”

一些关于江湖的向往全章阅读
一些关于江湖的向往全章阅读
沈惊鸿/著| 古代言情| 已完结
主人公叫沈惊鸿沈砚之温白的是《一些关于江湖的向往》,这本的作者是沈惊鸿倾心创作的一本现代言情类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 温白衣忙点头:“是啊是啊!你们要是以后受伤了,来找我,我给你们免费治!”齐峰突然叹了口气:“其实……我们抢雪参莲,是给镇外的孤儿院救急用的。前些日子雪大,几个孩子冻病了,高烧不退,听说雪参莲能吊命……”陈鹏也低声道:“我是个走镖的,路过这儿瞧见孩子病了,正好采着雪参莲,没想他也想要……”两人说着,脸上都有些尴尬。但是也多亏二人带回了温白衣的伤寒药,救了那些孩子。原来不是为了自己,是为了一群素不相识的孩子。沈惊鸿愣了愣,随即笑了:“早说啊。温白衣药箱里还有些治风寒的药,正好给孩子们送去。”温白衣也乐了:“对!拿雪线草熬了汤,治咳嗽最管用! 陈鹏和齐峰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释然。齐峰捡起斧头,陈鹏那边递了递:“我劈完柴帮你修马鞍?” 陈鹏愣了愣,随即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