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现世宇宙无法理解、无法观测、甚至无法想象的遥远之外,超越了时间线性流动与空间三维束缚的无穷高处,存在的形态曾以亿万种方式绽放又湮灭。
那里是诸界交织之地,是万维并存之域。
有以星辰为细胞、以星云为脉搏的庞大星灵,在冰冷的真空深处吟唱着创世的诗篇;有将法则炼为实质、挥手间重塑因果的修仙大能,于洞天福地中追寻永恒的超脱;有将魔法能量编织成基本粒子、精神意念即可铸就世界的奥术帝国,其浮空城穿梭于元素位面之间;亦有将科技推至极致、肉身与机械完美融合、甚至能奴役时空本身的神级文明,其舰队群的光芒足以照亮整个星系团。
维度如恒河沙数,文明似雨后繁花。信息在高维结构中奔流,构成比现实更为坚实的基底。时间长河并非一条,而是无数条并行、交汇、又分岔的汹涌支流,共同汇入那不可名状的“可能性之海”。
在这无垠的宏大画卷中,一位存在留下了她独一无二的印记。她并非诞生于某个单一宇宙,她的起源早已迷失在维度交错的迷雾里。诸天万界赋予她诸多名号——“织命者”、“星环女皇”、“静默仲裁”、“终焉旅人”。然而,在她浩瀚如烟海的意识最深处,她铭记着一个最初、也最核心的真名——姜绾。
此姜绾,非彼姜绾。她是概念的化身,是行走的奇迹,是维度间隙的皇者。她的形态并非固定,或许在某个文明眼中是身披亿万星光的神祇,在另一个位面看来则是笼罩在古朴袍服下的神秘学者。她曾调解过机械帝国与魔法联邦持续了三个纪元的大战;她曾深入过时间悖论的核心,取回被吞噬的文明残片;她曾与以歌声编织现实的星海巨鲸共鸣,也曾与依靠吞噬宇宙熵增而存在的逆熵生命体对弈。
她的力量,源于对信息本质的理解与掌控,一种近乎权能的本源之力。她能“阅读”一个世界的过去未来,能“编写”局部的现实规则,能“聆听”维度底层的絮语。她是一位探索者,一位守护者,试图在无尽的多元宇宙中维持一种脆弱的、动态的平衡。
然而,平衡终有被打破之日。
一场无法追溯起源的灾难,一种被称为“虚无之潮”的恐怖现象,开始从某些维度壁垒的薄弱处渗入。它并非实体,也非能量,更像是一种存在的“反状态”,所过之处,法则崩解,信息被抹除,时空结构如同遇热的黄油般融化,回归至绝对的“无”。连时间线本身都被其吞噬,仿佛从未存在。
无数文明在无声无息间蒸发。高维存在们惊恐地发现,他们的力量在“虚无之潮”面前效果甚微,甚至会成为其壮大的养料。
皇者姜绾站了出来。她联合了所能联系到的最强大的文明与个体——以阵法笼罩星域的修真祖庭、科技已至奇点领域的硅基文明联盟、信仰万物皆源于一的精神集合体……组成了一支跨越维度的联军。
战争的规模超越了低维生命所能理解的极限。战场并非存在于某个具体的空间,而是同时发生在无数维度、无数时间线之上。法则被用作武器,概念被相互碰撞。一颗恒星的生命可能被压缩成一枚箭矢射出,一段悲壮的历史可能被炼化成守护心灵的壁垒。
皇者姜绾屹立在战线的最前沿。她的身影在维度风暴中时隐时现,手中并无常规兵器,但每一次挥手,便有无数由纯粹信息构成的、复杂如星河般的符文流淌而出,如同最坚韧的经纬,试图编织成一张笼罩亿万世界的巨网,将“虚无之潮”逼退、封印。
她看到了太多文明的终末,聆听了太多绝望的哀嚎。她调动着近乎无限的力量,但“虚无之潮”仿佛同样无穷无尽。这是一场消耗战,一场对于存在本身的保卫战。
战争的转折点,发生在一个被称为“万维交点”的不稳定区域。这里是多条维度轴心与时间主弦交汇之地,一旦此处失守,“虚无之潮”将获得通往几乎所有主要世界的通道。
联军在此与“虚无之潮”的主力展开了最终决战。
光辉与寂静疯狂对撞。修真者的飞剑斩裂维度,科技文明的时空炸弹制造出短暂的人造奇点,奥术师们合力释放了撕裂逻辑链的第十环法术……皇者姜绾燃烧着她的本源,将自身化作一个巨大的锚点,稳定着交战区域的现实结构,同时不断“改写”着涌来的“虚无”,将其短暂地逆转为有序的信息流。
战役惨烈到无法形容。强大的盟友一个接一个地陨落,化为最基本的信息粒子消散,甚至被“虚无”彻底同化。
皇者姜绾几乎成功了。她已将大部分的“虚无之潮”逼至交点核心,准备付出巨大代价实施最终封印。
但就在最终时刻,一个意想不到的、来自联军内部的背叛发生了。某个惧怕她力量过于强大、或早已被“虚无”暗中腐蚀的盟友,在她最全神贯注的瞬间,发动了致命一击。这一击并非直接攻击她的身体,而是干扰了她与维度基础信息流的连接。
刹那间,她的掌控出现了一个微不可查却足以致命的裂隙。
“虚无之潮”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,如同决堤的洪水,猛地冲垮了她精心构筑的信息防线,疯狂地冲击着她的本体。
她的意识几乎瞬间被那无尽的“空无”所淹没。存在本身开始飞速消散。
在最终意识湮灭的前一刹那,皇者姜绾做出了最后一个选择。她没有试图自保——那已不可能。她将最后残存的、最核心的一点“真我信息”——那个名为“姜绾”的存在性烙印,以及她对“虚无之潮”的部分研究数据和无法磨灭的战斗记忆,强行从正在崩溃的自身中剥离出来。
如同在滔天洪水中扔出一个密封的信瓶,她将这缕蕴含着皇者残响与本质真名的信息流,猛地抛向了维度乱流的最深处,抛向了远离战场、远离高维焦点、在无穷维度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个偏僻、稳定、且时间流速相对缓慢的——低维宇宙。
她希望这缕火种能幸存下来,或许有朝一日,能成为对抗“虚无”的新希望,或者至少,作为一个文明存在过的证明。
下一刻,伟大的星环女皇、静默仲裁者、终焉旅人——姜绾,她的存在彻底被“虚无之潮”吞噬,消散于无形。她的陨落,引发了波及无数维度的短暂悲鸣和信息涟漪。
主要战场的崩溃导致联军彻底失败,残余力量四散奔逃。“虚无之潮”在吞噬了皇者姜绾后,似乎也受到了某种重创,或者满足于当前的战果,其扩张的势头奇迹般地减缓下来,逐渐退回了维度间隙的阴影之中,留下满目疮痍、法则破碎的战场和无数被毁灭的世界。
战争似乎暂时结束了,但以一种最惨烈的方式。
而那缕被皇者姜绾最后抛出的、微弱得如同尘埃的信息流,在维度风暴中随波逐流,穿越了无法计数的时空壁垒,其上的光芒越来越暗淡。
不知经历了多么漫长的漂流,它终于感受到了一个稳定宇宙的引力(并非物理引力,而是信息层面的吸引)。它像一颗疲惫的种子,缓缓坠向这个宇宙中一颗蔚蓝色的星球。
它并未携带强大的力量,更多的是一种“印记”,一种“信息模因”,一种“存在的回声”。它需要依附,需要载体,需要在一个合适的灵魂中,等待被“阅读”,被“唤醒”。
它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这个星球的背景信息场,如同水滴汇入大海,开始了一种缓慢的、潜移默化的扩散与寻找。
它在寻找一个能与之共鸣的容器。
一个能承受其重量的灵魂。
一个……或许同样名为姜绾的灵魂。
无数光阴在这个低维星球上流逝。王朝更迭,文明兴衰。那缕高维残响如同沉睡的病毒,深藏在世界的信息底层。
直到十八年前,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它感应到了一股新生的、纯净的、却又带着无比顽强生命力的意识波动,在一个被称为“孤儿院”的地方诞生。
更重要的是,冥冥之中某个偶然的命名,让这个新生的婴儿获得了一个名字——
姜绾。
真名,是最高效的共鸣器,是最精准的坐标。
沉睡的残响,悄然苏醒了一瞬,然后如同归巢的倦鸟,无声无息地、缓慢地、开始与这个名为姜绾的婴儿的灵魂,进行起了跨越了无量时空的、缓慢而艰难的……融合。
这个过程并非夺舍,也非继承。更像是在一张纯净的白纸上,极其缓慢地、无意识地、渗透进一些来自遥远彼岸的、模糊而破碎的……墨点与纹路。
第三声无声的惊雷,在灵魂的最深处炸响,却无人听闻。
只有婴儿在深夜莫名地啼哭,仿佛在梦中见到了无比恢弘、又无比恐怖的景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