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爸那拆迁款我替你捐了》这本书反复看了几遍,后面一度想放弃,但情节还是吸引了我,作者老钟文笔很不错。故事内容给人大气有不失柔情,以感情为主线。
《爸那拆迁款我替你捐了》是作者老钟的经典作品之一,主要讲述老钟的故事,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,文章简介如下: 【1】“小子!过来!给老子看个好东西!”我爸,老钟,那大嗓门儿隔着门板都能震得我耳朵嗡嗡响。我趿拉着拖鞋从屋里出来,就看见他满面红光,跟刚喝了半斤二锅头似的,虽然这会儿才早上九点。他手里捏着个小红本本,
【1】“小子!过来!给老子看个好东西!”我爸,老钟,
那大嗓门儿隔着门板都能震得我耳朵嗡嗡响。我趿拉着拖鞋从屋里出来,就看见他满面红光,
跟刚喝了半斤二锅头似的,虽然这会儿才早上九点。他手里捏着个小红本本,啪一声,
使劲拍在客厅茶几上,劲儿大得差点把玻璃拍出裂痕。“瞅见没!啥叫硬通货!啥叫底气!
”他下巴抬得老高,油光锃亮的脑门上每一根皱纹都洋溢着得意,“三百万!整整三百万!
拆迁款!到账了!”我走过去,拿起那存折,翻开来。嗯,一串零,没错,是三百万。
存折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。“爸,这下您可真成钟百万了。”我把存折放回去。“钟百万?
嘿!少瞧不起人!叫钟三百万!”他叉着腰,在客厅里踱步,地板嘎吱响,
“老子辛苦大半辈子,就等着这天!妥了!彻底妥了!从今往后,咱爷俩,躺平!可劲儿造!
”他掰着手指头开始规划:“首先,得换辆车!那破捷达早该扔了,必须买SUV,大的,
敞亮!然后,旅游!国内玩遍玩国外!老子要去马尔代夫晒太阳!再去澳门那边……咳咳,
见识见识!”他越说越兴奋,唾沫星子直飞:“还有这老房子,租出去!
咱搬市中心买大平层去!带落地窗的那种!天天早上起来,一眼望出去,嘿,
整个城市都是老子的……背景板!”我安静地听着,没接话。等他稍微喘口气的功夫,
我拿起那张存折,又看了看。“爸。”我喊了他一声。“咋了?乐傻了吧?”他嘿嘿笑,
“没事,慢慢消化,爸理解你。”“不是。”我摇摇头,看着他眼睛,“爸,
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一句话。”“啥话?老子说过的话多了去了,都是金句!
”“就我六岁那年,夏天,特别热,咱家那老风扇吱呀呀转,你看着电视里那个新闻,
”我语速平缓,字句清晰,“电视里放的是山里那些孩子,没学上,啃黑馍馍。
你当时指着电视,亲口跟我说的。”老钟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,眼神有点茫然,
显然在脑子里快速倒带。“你说,‘咱家以后要是阔了,有钱了,绝不能忘了根本,得帮!
得捐给那些山沟里念不起书的孩子!’原话就是这个。这话,现在还作数不?
”【2】老钟愣那儿了,张着嘴,那表情,像突然被人掐住了脖子。他眨巴眨巴眼,
眉头拧成个疙瘩:“啥……啥时候的事儿?六岁?你蒙谁呢?二十年前的老黄历你记得?
我咋一点印象都没?”“有。”我肯定地点点头,“那天你喝了点酒,炒了一盘花生米,
拍了根黄瓜。新闻播完,你还叹了口气,说那些孩子不容易。”“胡扯!
”老钟脸皮有点发红,可能是急的,也可能是那点残存的酒劲又上了头,“不可能!
绝对没这话!就算有……那也就是随口一说!哄小孩玩的!电视上演得那么惨,
我顺着嘴感慨一句,能当真吗?”他越说声越大,好像声音大就有理:“那能当真吗?啊?
三百万啊!真金白银!拿去捐了?疯了吧!那时候说的话能算数?那时候猪肉才几块钱一斤!
”“哦,”我应了一声,表情没变,“哄小孩的啊。”“对!就是哄你的!
”他像是找到了绝佳的理由,赶紧肯定,“那时候你小,屁都不懂,爸说啥你都信。
现在能一样吗?现在是三百万!够咱爷俩潇洒多少年了?”我看着他,没争也没吵,
只是很轻地点了下头:“行,您说是哄小孩的,那就是。”老钟松了口气,
脸上又露出点笑模样,伸手过来要拿回存折:“这就对了嘛!小子,
还是得现实点……咱爷俩的好日子在后头呢!”我没把存折给他。我从裤兜里掏出手机,
手指在屏幕上划拉着。“你干嘛呢?”老钟有点莫名其妙。“您说是哄小孩的,
”我一边低头操作手机,一边说,“但我当真了。那句话,我记了二十年。”手机屏幕亮着,
我点开了一个保存好的***,页面加载出来——希望工程的官方捐款页面。
那界面设计得挺朴素,但那个大大的“捐赠”按钮特别显眼。“你个瘪犊子想干啥!
”老钟感觉不对劲,声音陡然尖利起来,扑过来要抢我手机。我侧身躲开,
手指飞快地在金额栏输入数字:2,990,000.00。“留一万给您当生活费,
总不能饿着您。”我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今晚吃面条。老钟眼睛都瞪圆了,
血丝瞬间爬满了眼白,吼声震天响:“钟实!***疯了!那是我的钱!老子的命根子!
你敢动一下试试!老子打断你的腿!”他像个发怒的熊一样扑过来,体重优势在那,真要抢,
我估计扛不住。但我没给他机会。在他手指碰到手机前,我的拇指已经按在了指纹识别区。
“嘀”的一声轻响,特别脆生,在老爷子炸雷般的吼声里居然清晰可闻。屏幕上转了个圈,
弹出一个绿色的大对勾,下面一行字:【支付成功!感谢您为希望工程奉献爱心!
】【3】时间好像停了一下。老钟所有的动作都定住了,扑过来的姿势僵在半路,
只有眼珠子,死死地盯着那个屏幕,盯着那行字。他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,
然后又猛地涌上来,涨得发紫。他手指头抬起来,哆哆嗦嗦地指着我,嘴唇也在抖,
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完整:“你……你……你个小王八蛋!败家子!你……你真捐了?!
三百万!全没了?!”他猛地喘了口气,像是快要背过气去,捂着胸口,踉跄着后退两步,
一屁股瘫坐在沙发上,沙发发出痛苦的呻吟。“我的钱……我的三百万啊……”他声音发颤,
带着哭腔,跟刚才那个意气风发的“钟三百万”判若两人。我走过去,
把手机屏幕递到他眼前,让他看清楚那个支付成功的界面。“爸,看清楚了。捐了。
名头写的是,‘一位说话算数的父亲’。”我顿了顿,“钱是您的,没错。但承诺,
是您亲口说的。我听了,记了二十年。今天,我替您兑现了。”我收起手机,
拍了拍他僵硬的肩膀。他没什么反应,就是呆坐着,眼神发直,
嘴里反复念叨着“三百万…没了…”“这下好了,”我说,“您的钱,我的承诺。现在,
咱俩心里都干净了,谁也不欠谁。”老钟猛地抬起头,那眼神,
像是要把我生吞活剥了:“干净?!***净个屁!老子心在滴血!钟实!你等着!
我……我跟你没完!这钱你得给我吐出来!我去告你!你这是偷!是抢!”“爸,
存折是您名字,密码是我生日,手机支付绑的是我的指纹和脸。”我看着他,“法律上,
我这顶多算‘经您默许的代为操作’。再说了,捐款凭证上可是您的名,白纸黑字,
‘一位说话算数的父亲’,这要是闹上去,您这脸……”老钟被噎得说不出话,
呼哧呼哧喘粗气,看样子是真要气疯了。就在这时,门铃响了。
叮咚——叮咚——【4】“谁啊!滚!”老钟正在气头上,冲着门口咆哮。
门外传来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,挺热情:“老钟!钟大哥!在家吗?是我啊,街道办的李姐!
”我走过去开门。门口站着街道办的李姐,手里捧着一卷红绸子东西,后面还跟着俩年轻人,
一个拿着照相机,一个拿着小本本,一看就是记者。李姐脸上笑开了花:“哎呀,钟大哥!
恭喜恭喜啊!天大的喜事!”她一眼看见瘫在沙发上的老钟,立马快步走进来:“哟,
钟大哥,这是怎么了?高兴坏了吧?快看看,区里和基金会那边听说您捐了这么大一笔款,
立马就让我们过来表彰了!”她唰地一下展开那卷红绸子——果然是一面锦旗。红底黄字,
特别醒目,上面写着:“捐资助学 功在千秋”,落款是希望工程某某基金会。
老钟看着那锦旗,眼珠子动了一下,脸上的肌肉抽搐着,想挤个笑,结果比哭还难看。
那拿相机的记者立马跟上,咔嚓咔嚓就是几张特写。
另一个记者把话筒递过来(其实像个录音笔):“钟先生,您好!我们刚接到消息,
说您捐出了全部的拆迁款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儿童教育,整整三百万!太令人敬佩了!
能谈谈您此刻的感想吗?是什么促使您做出这样伟大的决定?”老钟张着嘴,
喉咙里发出“嗬嗬”的声音,看着那锦旗,又看看镜头,最后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。
我站在记者身后,冲他微微一笑,顺便对着镜头比了个大拇指。
“我……我……”老钟憋得脖子都粗了,在全屋人的注视下,尤其在那镜头面前,
他半天憋出一句,“应……应该的……穷啥……不能穷教育……”这句话说得那叫一个艰难,
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,带着血和泪。“说得太好了!”李姐立马鼓掌,“钟大哥觉悟就是高!
”记者也赶紧记录:“钟先生真是深明大义!话语朴实,但情怀感人!
”老钟笑得嘴角直抽抽,额头上冷汗都下来了。我又补了一句,声音不大,
但足够屋里人听见:“爸,我就说您心里一直装着这事儿,时刻不忘。
”老钟杀我的心都有了,但在镜头前,他只能继续保持那种比哭还难笑的“欣慰”表情,
还得点头:“啊……是……不忘……”李姐和记者又围着老钟问了几句,无非是夸他风格高,
是大家学习的榜样。老钟机械地应付着,眼神发直。最后,李姐心满意足地带着记者走了,
说明天报纸和社区宣传栏都会有钟大哥的先进事迹。门一关上,屋里瞬间安静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