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对青灯》文风独树一帜!作品受数万人追捧,主要讲述了史怀山云渺渺青螺的情感故事,喜欢这本的绝对不容错过!简介: 翌日天未亮,我便被贴身丫鬟青螺唤起身。青螺眼圈有些红,想来是为昨夜的事憋着气。我拍了拍她的手,什么都没说。到了婆婆荣华长公主所居的福寿堂,屋内已是济济一堂。史怀山也在,坐在下首,穿着一身墨蓝常服,眉眼间
翌日天未亮,我便被贴身丫鬟青螺唤起身。
青螺眼圈有些红,想来是为昨夜的事憋着气。
我拍了拍她的手,什么都没说。
到了婆婆荣华长公主所居的福寿堂,屋内已是济济一堂。
史怀山也在,坐在下首,穿着一身墨蓝常服,眉眼间带着一丝宿醉的慵懒。
见到我,目光淡淡扫过,便移开了,仿佛我只是个不相干的摆设。
我跪下奉上茶盏,婆婆重重搁在身旁的小几上,发出“磕哒”一声脆响。
满室寂静。
“怀山!”婆婆声音不高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,“新婚之夜,抛下正妃去寻一个妾室,成何体统!你将萱萱置于何地?又将御赐的婚事置于何地?”
史怀山站起身,面上没什么表情:“母亲息怒,依依她旧疾突发,情况危急,儿子一时情急……”
“情急?”婆婆打断他,目光锐利,“府里是没了太医还是没了下人?需要你堂堂郡王亲自去守一夜?今***若不给萱萱一个交代,定不轻饶!”
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我身上,或同情,或探究,或幸灾乐祸。
我深吸一口气,上前一步,屈膝行礼,声音尽量放得平稳柔顺。
“母亲息怒。夫君重情重义,念旧恤弱,乃是仁厚之心,亦是王府的福气。儿媳……儿媳心中并无怨怼,只愿府中上下和睦安宁,不敢因一己私心,坏了和气。”
话音落下,堂内静得能听见香炉里烟丝袅袅上升的声音。
婆婆定定地看了我片刻,方才那股为我撑腰的怒气,如同被针扎破,悄无声息地泄了下去。
她端起茶盏,轻轻拨了拨浮沫,语气变得平淡而疏离。
“你是个懂事的。既如此明理,我便放心了。日后这王府中馈,还要你多费心。”
“是,儿媳定当竭尽全力。”我垂眸应下。
史怀山发出一声极轻的嗤笑,意味不明。
从福寿堂出来,他竟破天荒地与我同行了一段。
直至我院门在望,他忽然停下脚步,伸手,冰凉的指尖猝不及防地捏住我的下巴。
他俯身逼近,温热的气息拂过我耳畔,声音却冷得像腊月寒冰。
“景萱萱,收起你这点故作大度的把戏。记住你的位置,安安分分做你的郡王妃,莫要痴心妄想,去碰不属于你的东西。”
说完,他猛地松开手,像拂去什么脏东西一般,转身,径直朝着与主院相反的方向走去。
那个方向,通往客院,云渺渺的暂居之所。
青螺气得浑身发抖,冲上前扶住我:“小姐!他、他怎能如此!”
下颌处还残留着被他捏痛的触感。
我望着那道毫不留恋的背影消失在月亮门后,心底最后一丝微弱的火苗,也彻底熄灭了。
“青螺,”我开口,声音异常平静,“生气是最无用的东西。”
回到布置得依旧喜庆的新房,我摘下沉重的冠饰,坐在梳妆台前。
镜中的女子,面色苍白,唯有被他捏过的下颌处,泛着一点突兀的红。
“去,”我对青螺吩咐,声音没有一丝波澜,“把我们从景家带来的人,都散出去。不必刻意打探什么,只需看清楚,这王府里,每一条路通何处,每一处院落住着谁,库房、厨房、采买、门房……每一个管事、嬷嬷、有头有脸的丫鬟小厮,他们都常与谁走动,听谁的命令。”
青螺愣了一下,随即明白了我的意思:“是,小姐,奴婢这就去安排。”
我拿起桌上的玉梳,慢慢梳理着长发。
镜子里的人,眼神一点点沉淀下来,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