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第一章 初入营区:笨拙的追光者林晚拖着行李箱站在营区门口时,手心全是汗。

一身崭新的文职制服穿在身上,衬得她身形单薄,却挺得笔直。身后是送她来的父母,

两位基层医务工作者,此刻正红着眼眶叮嘱:“到了部队好好学,不懂就问,别逞强,

照顾好自己。”林晚用力点头,把眼泪憋回去:“爸、妈,你们放心,我肯定好好干,

不辜负你们的期望,也不辜负这身制服。”她是临床专业毕业的大学生,

凭着对军队的一腔崇敬和“为国防医疗做贡献”的念头,毅然报名参军,

通过考核后留在营区做医疗文职。没有任何军队背景,连叠被子都要跟着班长学半天,

和那些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的人比,她像个格格不入的“门外汉”。报到第一天,

她就闹了笑话。医疗站的老文职带她熟悉工作,

指着墙上的物资分布图说:“急救包、药品、医疗器械分三区存放,每季度盘点一次,

新兵入营和老兵退役前要重点核查。”林晚听得认真,手里的小本子写得飞快,

生怕漏了一个字。可等老文职让她试着找“高原急救专用氧气瓶”时,她在仓库里转了三圈,

愣是没找到——原来她把“高原专用”记成了“高寒专用”,翻遍了低温储存区,

压根没往特殊物资架那边去。“别急,慢慢来。”一道低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,林晚抬头,

看见一个穿着常服的男人站在那里。肩章上的星徽闪着光,眉眼温和,

却自带一股沉稳的气场。老文职立刻站直敬礼:“陆队!”林晚心里一紧,也赶紧跟着敬礼,

手忙脚乱间差点把手里的小本子掉在地上。她早就听说过陆峥——营区里最年轻的上校,

出身三代军人世家,祖父是退役中将,父亲在军区任职,可他却从基层士兵一步步拼上来,

在边防立过三等功,是整个营区的“传奇人物”。陆峥摆了摆手,

目光落在她手里写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上,嘴角弯了弯:“刚进来都这样,

我当年第一次整理物资,把止血带和绷带缠在一起,被班长罚站了一小时。”林晚愣住了。

在她的想象里,陆峥这样的世家军官,应该从小就熟悉部队的一切,

怎么会犯这种“低级错误”?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,陆峥走到物资架前,

抬手取下一个蓝色的氧气瓶:“高原急救专用的标签是蓝色,高寒是白色,

记不住就写在本子上,下次找的时候先看颜色分类。”他把氧气瓶递给她,

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背,温热的触感让林晚瞬间红了耳尖。“谢、谢谢陆队!

”她赶紧接过氧气瓶,低头在小本子上补了一句:“高原急救包——蓝色标签,

高寒——白色标签”,还特意用红笔标了重点,那认真的模样,让陆峥眼底的笑意更深了些。

接下来的日子,林晚把“认真”两个字刻进了骨子里。为了熟悉工作流程,

她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医疗站,把当天要做的事列成清单;晚上别人休息时,

她抱着医疗法规和营区医疗制度手册啃,笔记写了厚厚两大本;遇到不懂的问题,

不管是老文职还是年轻战士,她都放低姿态请教,

连吃饭时都在琢磨“怎么快速准确地统计新兵体检数据”。她的努力,陆峥都看在眼里。

一次营区医疗演练,林晚负责伤员登记。演练一开始,模拟“伤员”源源不断地送来,

有的说“手臂骨折”,有的说“头晕恶心”,场面一度混乱。林晚起初有些慌乱,

手里的登记本差点拿不稳,但很快,她深吸一口气,想起陆峥说过的“遇事先冷静,

分优先级处理”,立刻定了定神,一边快速询问伤情,一边在本子上分类记录,

还不忘指引轻伤员到临时休息区,重伤员直接送急救帐篷。演练结束后,陆峥走到她身边,

看着她本子上条理清晰的记录,点点头:“进步很快,比上次找氧气瓶时稳多了。

”林晚抬头,正好对上他温和的目光,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,怦怦直跳。

但她很快把这股异样归结为“被前辈认可的激动”,认真地说:“谢谢陆队!

我昨天晚上还在练登记速度,就怕今天出错。”陆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她,

上面是他手写的“伤员登记优化流程”,

标注了不同伤情的快速记录符号:“用符号代替文字,能节省一半时间,你试试。

”林晚接过纸,看着上面苍劲有力的字迹,心里暖洋洋的。她小心翼翼地把纸夹进小本子里,

像珍藏一件宝贝:“陆队,您放心,我肯定好好练,下次演练肯定做得更好!

”看着她眼里亮晶晶的、全是“要努力进步”的光芒,陆峥没再说什么,

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:“加油,我相信你。”那一刻,林晚觉得,陆峥就像一道光,

照亮了她在营区的迷茫前路。她暗下决心,一定要努力追上这道光,

成为像他一样靠谱、优秀的人,却完全没注意到,那道“光”落在她身上时,

带着怎样不一样的温柔。第二章 暴雪遇困:原来他不是“光环里的人”入营三个月,

林晚终于迎来了第一次下基层任务——跟着医疗队去偏远哨所送医疗物资。

哨所位于海拔四千多米的山上,路况复杂,加上入冬后第一场暴雪突至,

越野车在半山腰陷进了雪地里。“怎么办啊?这雪越下越大,物资送不到,

哨所的老兵们等着药呢!”年轻的护士急得眼眶发红,林晚也皱着眉,搓了搓冻得僵硬的手,

弯腰试图推车,可积雪太厚,车轮只是在原地打转。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,

远处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。很快,几辆军用吉普车驶了过来,打头的那辆停下,

陆峥从车上下来,身上落了一层雪花,却丝毫没影响他的沉稳。“陆队!

”医疗队的人都松了口气。陆峥快步走到陷车的越野车旁,查看了一下车况,

对身后的士兵说:“拿铁锹清雪,大家一起推车,动作快点,雪再下大就麻烦了。”说完,

他率先拿起铁锹,弯腰铲起车底的积雪。雪花落在他的帽檐上,融化成水珠,顺着脸颊滑落,

他却毫不在意,动作麻利地清理着积雪。林晚看着他的背影,也赶紧拿起铁锹上前帮忙。

“陆队,您家条件那么好,从小在大院长大,没必要亲自干这种活吧?

”一个年轻的士兵一边推车,一边小声嘀咕。他刚入伍不久,听老兵说过陆峥的世家背景,

总觉得这种“少爷”应该坐在温暖的指挥室里,而不是在雪地里铲雪推车。

陆峥手上的动作顿了顿,随即笑了笑,手里的力气却没减:“在部队,只有战士,

没有‘谁家的孩子’。哨所的老兵等着物资,我们多耽误一分钟,他们就多一分风险,

不管是谁,都得往前冲。”简单的一句话,却像一颗石子,在林晚心里激起了千层浪。

她之前听战友们议论过陆峥的家世,心里难免会想,他能年纪轻轻当上上校,

是不是沾了家族的光?可此刻看着他在雪地里埋头铲雪、推车时的背影,

看着他额头上渗出的汗珠,看着他对士兵说“我们一起上”时的坚定,她突然明白,

那些所谓的“光环”,从来不是他的依仗,他的沉稳和担当,都是自己一步步拼出来的。

“大家再加把劲!马上就能推出来了!”陆峥喊了一声,率先走到车后,双手抵在车尾,

用力往前推。林晚也跟着上前,和其他人一起发力。寒风呼啸,雪花打在脸上生疼,

可她却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。终于,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,越野车缓缓驶出了雪坑。

陆峥拍了拍手上的雪,对医疗队的人说:“我带你们一起去哨所,路上注意安全。”一路上,

雪还在下,山路崎岖难行。陆峥坐在副驾驶,时不时提醒司机“前面有暗冰,慢点开”,

还转头问林晚:“冷不冷?要不要把暖风开大些?”林晚摇摇头,看着窗外的雪景,

心里却翻江倒海。她想起第一次见陆峥时,他帮自己找氧气瓶,

给自己写登记流程;想起自己加班整理老兵档案时,

他悄悄放在桌上的热牛奶;想起自己因为统计数据失误自责时,

他拿出自己当年的错误案例安慰她……原来,他对所有人的好,都不是“世家子弟的施舍”,

而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和温柔。到了哨所,林晚跟着医疗队给老兵们检查身体、分发药品。

有个老兵腿上有旧伤,一到冬天就疼得厉害,林晚蹲在他身边,仔细给她按摩穴位,

还耐心叮嘱他“每天用热水泡脚,注意保暖,要是疼得厉害就给医疗站打电话”。

陆峥站在一旁看着,眼里满是赞赏。他走到林晚身边,递过一杯热姜茶:“歇会儿吧,

别累着了。”林晚接过姜茶,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,心里也暖暖的。她抬头看着陆峥,

认真地说:“陆队,今天谢谢您。还有……之前我以为您是靠家族才这么厉害,是我想错了,

对不起。”陆峥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没关系,很多人都这么想过。

但我从来没觉得家族背景是值得炫耀的事,真正能让人站稳脚跟的,是自己的本事。你看你,

从一开始连物资都找不到,到现在能熟练地给老兵处理旧伤,不也是靠自己一步步进步的吗?

”林晚点点头,把陆峥的话记在了心里。当晚回到营区,

她在工作笔记的最后一页写下:“陆队不是靠家族的‘理想’,是靠自己活成了理想的样子。

我也要像他一样,靠自己的努力,成为靠谱的军队医疗后勤者,不辜负这身制服,

不辜负自己的初心。”写完,她合上笔记本,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。而她不知道的是,

陆峥回到宿舍后,也在自己的记事本上写了一行字:“那个认真又笨拙的小姑娘,

好像离光又近了一步。”第三章 档案补录:原来他也有“狼狈过往”暴雪事件后,

林晚对陆峥的“崇拜”又深了一层。但这种崇拜,

更多的是“想成为和他一样优秀的人”的动力,她依旧没往感情上想,

甚至觉得“自己和陆队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”,只能远远看着,努力追赶。不久后,

营区启动了“老兵档案补录”工作,很多老兵因为年代久远,档案信息不全,

需要逐一核实补充。这个工作繁琐又耗时,还得跑遍周边的村镇,不少人都不愿意接手。

林晚却主动申请:“我去吧!老兵们为部队付出了那么多,他们的档案不能有遗憾,

而且我也想多了解基层的情况,对工作有帮助。”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很欣慰,立刻同意了。

陆峥听说后,主动找到林晚:“你一个女孩子跑村镇不方便,我有空的时候陪你一起去。

”林晚愣了一下,赶紧摆手:“陆队,不用麻烦您!您工作那么忙,我自己可以的。

”“不麻烦,我也想看看那些老兵,顺便了解下基层的医疗需求。”陆峥说得轻描淡写,

林晚却不好再拒绝,只能点点头:“那谢谢您,陆队。”接下来的日子,陆峥只要有空,

就会开车带着林晚去周边的村镇找老兵。有时候路不好走,车子开不进去,他们就步行,

翻山越岭,走得脚都磨起了泡,却从没抱怨过一句。一次,

他们去一个偏远的山村找一位叫王建国的老兵。据档案记载,这位老兵在抗美援朝时立过功,

后来因伤退役,回到了老家。可他们按照地址找过去,却发现那里早已没人居住,村里人说,

王老兵几年前搬去了邻村的儿子家,具体地址没人知道。林晚有些失落:“这可怎么办啊?

找不到他,档案就补不全了。”陆峥拍了拍她的肩膀:“别着急,我们去邻村问问,

总能找到的。”两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邻村,挨家挨户打听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

终于在村头的一间小屋里找到了王老兵。老人年纪大了,记忆力不太好,很多事都记不清了。

林晚耐心地陪着老人聊天,一点点引导他回忆当年的经历,陆峥则在一旁帮忙记录,

时不时还会提起自己祖父的军旅故事,勾起老人的回忆。等补录完档案,已经是傍晚了。

两人坐在回程的车上,林晚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,忍不住问:“陆队,

您从小在大院长大,是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当兵啊?”陆峥点点头,目光望向窗外,

语气带着一丝怀念:“嗯。我祖父是老兵,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冻掉了半只脚,却从没抱怨过。

我小时候总听他说‘当兵不是为了面子,是为了守着身后的人’,

所以我18岁就申请去了边防,那时候就想着,一定要像祖父和父亲一样,做个合格的军人。

”“那您刚去边防的时候,是不是很顺利啊?”林晚好奇地问,在她眼里,

陆峥一直是“无所不能”的。陆峥却笑了,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嘲:“顺利?别提了。

我刚到边防的时候,连枪都拿不稳,第一次打靶,五发子弹全脱靶,被班长骂了个狗血淋头。

还有一次巡逻,因为经验不足,走错了路线,差点被困在雪山上,

最后是班长带着战友找到我,把我扛回来的。”林晚瞪大了眼睛,她从来没想过,

像陆峥这样的人,也有过这么“狼狈”的过往。“那时候我特别自卑,

觉得自己对不起家族的期望,也对不起身上的军装。”陆峥继续说,“班长看我状态不好,

就找我谈话,他说‘军人不是天生就厉害的,都是在一次次犯错、一次次改正中成长起来的。

你要是真觉得对不起这身军装,就好好练,别整天想着那些没用的’。从那以后,

我就拼命训练,别人练一小时,我练两小时,别人休息,我就去研究战术、背地形。慢慢的,

我才跟上队伍的节奏,后来还因为一次成功处置突***况,立了三等功。”林晚静静地听着,

心里的触动越来越深。原来,陆峥的“优秀”,不是一蹴而就的,

他也经历过迷茫、自卑、狼狈,只是他从来没把这些挂在嘴边,而是默默努力,

一步步把自己活成了“理想的样子”。“陆队,您真厉害。”林晚由衷地说,

语气里没有了之前的“崇拜式自卑”,多了几分亲近。陆峥转头看着她,

眼里满是温柔:“你也很厉害啊。从一开始连物资都找不到,

到现在能主动承担老兵档案补录的工作,还能耐心地陪老兵聊天,你进步的速度,

比我当年快多了。”被陆峥这么一说,林晚的脸颊瞬间红了,她赶紧低下头,

看着自己的手:“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,比起您来,还差得远呢。”“慢慢来,

不用急着追上谁。”陆峥轻声说,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,只要你一直往前走,

就一定会越来越优秀。”车子继续往前开,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洒进来,落在两人身上,

温暖而静谧。林晚心里第一次觉得,陆峥不再是那个“高高在上的高阶军官”,

而是和自己一样,在追梦路上慢慢爬的人。她对他的感情,似乎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,

只是她自己还没察觉。回到营区后,林晚把陆峥的“狼狈过往”记在了工作笔记里,

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。她告诉自己,以后遇到困难,就想想陆峥当年的经历,

不能轻易放弃。而陆峥看着林晚认真记录的背影,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——他知道,

这个钝感的小姑娘,正在一点点靠近他。

第四章 深夜加班:藏在细节里的心意老兵档案补录工作接近尾声,林晚却更忙了。

她不仅要把补录的信息整理归档,还要准备即将到来的军队医疗进阶考试。

每天除了完成日常工作,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,常常加班到深夜。这天晚上,

已经快十一点了,医疗站的灯还亮着。林晚坐在办公桌前,

对着一本厚厚的《军队急救医学》啃得头都大了。桌上的咖啡已经凉了,她却没顾上喝一口,

眉头紧锁,嘴里还小声念叨着“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流程”。“还没休息?

”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林晚一跳,她抬头一看,陆峥站在门口,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桶。

“陆队?您怎么还没睡啊?”林晚赶紧站起来,有些不好意思地说,“我再看会儿书,

马上就回去。”陆峥走进来,把保温桶放在桌上:“刚从指挥室回来,路过这里看见灯亮着,

就过来看看。还没吃饭吧?我让食堂留了点热乎的。”林晚打开保温桶,

里面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番茄鸡蛋面,还有一小碟她喜欢吃的凉拌黄瓜。她心里一暖,

眼眶有些发热:“陆队,谢谢您,您真是太贴心了。”“先吃饭,别饿坏了肚子,

学习也不在这一时半会儿。”陆峥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,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,

眼里满是温柔。林晚一边吃着面,一边和陆峥说起自己备考的烦恼:“陆队,

这进阶考试好难啊,尤其是急救流程,好多细节都记不住,我怕考不过。

”陆峥笑了笑:“我当年考军事指挥进阶的时候,比你还紧张,天天抱着书看到凌晨,

有时候做梦都在背战术。后来我发现,光死记硬背不行,得结合实际案例理解。

你不是跟着医疗队下过基层吗?把那些实际遇到的病例和书本上的知识结合起来,

就容易记多了。”他说着,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递给林晚:“这是我当年整理的笔记,

里面有一些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,你可以看看,说不定对你有帮助。”林晚接过笔记本,

翻开一看,里面的字迹工整,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得清清楚楚,

还有很多他自己总结的口诀和技巧。她翻到“急救流程”那一页,

看到陆峥在旁边写着“结合哨所伤员救治案例:先判断意识,再查呼吸心跳,

止血包扎要快速准确”,下面还画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图。“陆队,这太珍贵了,谢谢您!

”林晚激动得差点哭出来,她知道,这本笔记对陆峥来说意义非凡,他却轻易地借给了自己。

“别客气,希望能帮到你。”陆峥看着她眼里的光,心里软软的,

“不过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,尽力就好。就算这次考不过,还有下次,

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东西。”林晚用力点头,

把笔记本紧紧抱在怀里:“我肯定好好看,不辜负您的期望!”吃完面,

林晚把保温桶洗干净,陆峥又陪着她看了一会儿书,时不时给她讲解一些难懂的知识点。

不知不觉,已经快凌晨一点了。“好了,该回去休息了,明天还要上班呢。”陆峥站起身,

“我送你回宿舍。”“不用了陆队,我自己可以的,您也早点休息。”林晚赶紧说。“没事,

正好顺路。”陆峥不由分说地拿起她的书和笔记本,往外走去。两人走在营区的小路上,

夜晚的风有些凉,陆峥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,披在林晚身上。外套上还带着他的体温,

林晚瞬间觉得暖和了不少,脸颊也跟着发烫。“陆队,您把外套给我,您会着凉的。

”她想把外套还给他。“我不冷,你穿着吧。”陆峥按住她的手,语气坚定。一路上,

两人没怎么说话,却一点也不觉得尴尬。月光洒在小路上,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
林晚看着身边陆峥的身影,心里第一次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:要是能一直这样走下去,

好像也不错。到了宿舍楼下,林晚把外套还给陆峥:“陆队,谢谢您送我回来,

还有您的笔记和面条。”“不客气。”陆峥接过外套,看着她,“好好休息,别熬夜了。

有不懂的问题,随时可以找我。”“嗯!陆队晚安!”林晚说完,转身跑进了宿舍楼,

直到回到宿舍,她还能感觉到脸颊的温度。她靠在门上,想起刚才陆峥的温柔,

想起他给自己披外套的动作,想起他笔记本上的字迹,心跳越来越快。她拿出陆峥的笔记,

翻到第一页,上面写着一行字: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”林晚看着这行字,

心里突然明白了什么——她对陆峥的感情,好像不仅仅是“崇拜”了。可她很快又摇摇头,

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。陆峥是高高在上的上校,是出身世家的优秀军官,

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疗文职,两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。而且,

现在最重要的是备考和工作,不能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。她深吸一口气,把笔记放在桌上,

开始洗漱。可躺在床上,她却翻来覆去睡不着,脑海里全是陆峥的身影。她知道,

自己好像有点麻烦了。第五章 意外表白:钝感的心乱了林晚的备考进度越来越顺利,

有了陆峥的笔记和指导,那些难懂的知识点似乎都变得简单了。她每天依旧加班学习,

但心里却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——期待能遇到陆峥,期待能和他聊聊天,

哪怕只是讨论工作和学习。战友们也看出了端倪,常常拿她和陆峥开玩笑。“林晚,

陆队对你也太好了吧?不仅陪你去补录档案,还把自己的珍贵笔记借给你,

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啊?”“就是啊,上次我看见陆队在食堂给你留包子呢!

一般人可没这待遇。”每次听到这些话,林晚都会认真地反驳:“你们别乱说!

陆队是觉得我工作认真,想帮我进步,这是前辈对后辈的关照,不是你们想的那样。

”可心里的小鹿,却总是忍不住乱撞。她开始不自觉地关注陆峥的动向,

会在训练场上寻找他的身影,会在食堂里留意他有没有来吃饭,会在加班时期待他突然出现。

她知道自己可能喜欢上陆峥了,可她不敢承认,也不敢多想。她觉得自己配不上陆峥,

更怕这份感情会影响工作,辜负陆峥的期望。这天下午,林晚刚整理完一份医疗报表,

准备去给领导送过去,路过指挥室门口时,被陆峥叫住了。“林晚,等一下。

”林晚停下脚步,转身看着陆峥:“陆队,您找我有事吗?”陆峥走到她面前,

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:“这是最新的医疗进阶考试复习资料,里面有今年的预测题,

你拿去看看。”“谢谢您,陆队!”林晚接过文件袋,心里暖暖的。“对了,

”陆峥犹豫了一下,说,“晚上你加班结束后,能不能留一会儿?我有件事想和你说。

”林晚愣了一下,心里突然有些紧张:“好、好的,陆队。”一整天,林晚都心神不宁,

脑子里一直在想陆峥要和自己说什么事。是工作上的问题?还是学习上的建议?

或者……是自己想多了?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加班结束,林晚收拾好东西,

站在医疗站门口等着陆峥。不一会儿,陆峥就来了,他穿着常服,手里拿着一件外套。

“外面有点冷,穿上吧。”他把外套递给林晚。林晚接过外套,披在身上,

跟着陆峥往营区的香樟树下走去。那里很安静,平时很少有人来。走到香樟树下,

陆峥停下脚步,转身看着林晚。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,落在他的脸上,温柔又认真。

林晚的心跳越来越快,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。她低着头,不敢看陆峥的眼睛,

心里默念着:“一定是工作上的事,一定是……”“林晚,”陆峥的声音低沉而温柔,

打破了沉默,“这段时间和你一起工作、一起下基层,我看到了你对老兵的耐心,

对工作的拼劲,也看到了你努力进步的样子。你很认真,很踏实,也很善良,

这些都让我很喜欢。”林晚猛地抬头,眼里满是惊讶。她以为自己听错了,张了张嘴,

却不知道该说什么。陆峥看着她惊讶的样子,眼底闪过一丝笑意,

随即又变得无比认真:“林晚,我喜欢你。不是前辈对后辈的喜欢,是想和你以伴侣的身份,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