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江冶厂旧址位于江城西郊,曾经是这座城市工业的骄傲,如今只剩断壁残垣。高高的围墙布满铁锈,大门上挂着沉重的锁链,告示牌上“危险勿入”的字迹已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。

林野出示搜查令,保安嘟囔着打开锁链。厂区内,废弃的厂房如同巨兽的骨架,在雨雾中静默。杂草从裂缝的水泥地中钻出,攀爬着生锈的机器残骸。

档案室位于行政楼三层,楼道里弥漫着纸张霉变和金属锈蚀的混合气味。第三排档案柜赫然立在房间中央,标签上写着“1989-1992:安全科记录”。

诸葛砚戴上口罩和手套,开始翻阅。大部分是常规的安全检查记录和设备维护报表,看似毫无异常。直到他抽出一本1991年下半年的值班日志,发现其中几页被整齐地撕掉了。

“有人先来了一步。”林野说。

诸葛砚没有回答,他的手指在档案柜内侧摸索。在一个不易察觉的角落,他的指尖触到一小片凸起。用力按压,柜壁弹出一个隐藏的小抽屉——老档案柜常见的改装手法。

抽屉里只有一张泛黄的相片和一枚青铜符。照片上是五个年轻人的合影,站在江冶厂门口,笑容灿烂。背后写着:“安全科青年突击队,1991.10.25”。五个人中,诸葛砚认出了张启明和前两天死的王建斌。另外三人中,有一个女子眉眼熟悉——是苏清,那时她刚进厂不久。

青铜符上刻着半个“科”字。

“下一个目标就在这剩下的三人中。”林野的声音紧绷。

诸葛砚的目光落在照片最右侧的男人身上。他手臂搭在旁边人的肩上,手腕处隐约可见一个纹身——与门框上的划痕形状相似。

“这个人是谁?”他指着问。

林野拿出手机扫描照片,进行面部识别匹配。几分钟后,结果出来:“李振华,前江冶厂工会***,三年前退休,现居住在老城区。”

手机突然响起,林野接听,脸色逐渐凝重。挂断后,她转向诸葛砚:“又发现一具尸体。李振华死了。”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