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章 墨香乱世天宝十四年的长安城,繁华依旧。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,
东西两市商贾云集,胡商的驼队与文人的墨香交织成盛唐最后的华彩。
然而在这表面的繁华之下,暗流涌动。朝廷由杨国忠把持,科举名额被世家子弟垄断,
寒门学子纵有满腹经纶,也难逃"上品无寒门"的命运。城南一处简陋的院落内,
十八岁的李墨正在灯下苦读。他面容清瘦,眼神却如炬,常着洗得发白的青衫,
腰间佩着一把家传的锈铁剑。李墨出身江南寒门,祖上曾是造纸世家,
父亲因直言进谏被罢官,家道中落。他自幼聪颖过人,立志通过科举改变家族命运,
却因无门无路,屡试不第。"墨儿,歇会儿吧,别熬坏了身子。"母亲端着一碗热汤走进来,
眼中满是心疼。李墨放下笔,接过汤碗,轻声道:"娘,再过三月便是春闱,
我必须抓紧时间。这次若再不中,恐怕...""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不只在那一纸功名。
"母亲拍了拍他的肩膀,"你父亲常说,真正的学问是用来济世的,不是为了功名。
"李墨点头,眼中闪过坚定。他随手拿起桌上的纸,这是用家传秘法造的,质地坚韧,
墨色不散。他常想,若能将这造纸技艺发扬光大,或许另有一番作为。窗外,星空璀璨,
李墨习惯性地抬头望向天际,心中暗自思量:乱世将至,纸上谈兵又能改变什么?
--- 第1章 科场梦碎春闱之日,长安城内外人头攒动。李墨早早来到贡院,
与其他学子一同排队等候。他深吸一口气,整理了一下洗得发白的青衫,
腰间的锈铁剑随着步伐轻轻晃动。这是他第三次参加科举,也是最后的机会。"喂,让开点,
别挡了贵人的路。"一个锦衣少年推搡着李墨,身后跟着几个家丁。李墨认得他,
是吏部侍郎之子王公子,前两次科举都是因他而落榜。"王公子,此处乃贡院,人人平等。
"李墨平静地说道。"平等?"王公子嗤笑一声,"你这种寒门子弟也配谈平等?
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世族,这是自古的道理。"李墨握紧拳头,强忍怒气。他知道,
在这种场合争执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。考试开始后,李墨挥毫泼墨,文章一气呵成。
他引经据典,见解独到,自认为这次必中无疑。三日后放榜,
李墨挤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名字,却遍寻不着。他不敢相信,再次仔细查看,依然没有。
正当他疑惑之际,王公子带着家丁走了过来。"李墨,你以为你的文章写得再好有用吗?
"王公子得意地笑道,"早就让人把你卷子换掉了。寒门子弟,永远别想踏入朝堂。
"李墨如遭雷击,浑身颤抖。他看向榜上那些名字,全是世家子弟。多年的苦读,
满腔的抱负,就这样被轻易摧毁。他抬头望天,眼中含泪,心中却燃起一团火。
"若朝堂无路,我便另辟蹊径。"李墨低声自语,转身离去,背影坚定而决绝。
--- 第2章 边关烽火科举落榜后,李墨并未消沉。他回到城南小院,
开始整理家传的造纸秘术。一日,他正在院中试验新的造纸配方,忽然听到街上喧哗不已。
"快看!快看!边关急报!"一个驿卒骑着快马疾驰而过,高声喊道,"安禄山反了!
范阳、平卢、河东三镇叛军已南下!"李墨心中一震。安史之乱爆发了!
他想起父亲生前常说,天下大乱之时,正是英雄辈出之际。或许,这是他的机会。几日后,
朝廷征召兵马的告示贴满长安城。李墨毅然决定从军。他收拾行囊,
带上家传的造纸秘术和那把锈铁剑,告别母亲,踏上了前往边关的路。边关战况惨烈。
李墨被分到一个新兵营,负责后勤工作。他发现军中铠甲简陋,难以抵挡叛军的锋利刀剑。
一日,他无意中用家传秘法造的纸擦拭铠甲,发现纸张异常坚韧。"这纸若能用来制作铠甲,
岂不是能抵挡刀剑?"李墨脑中灵光一闪。他开始秘密试验,将多层纸张叠在一起,
用特殊胶水粘合,再涂上防火涂料。经过多次尝试,他终于制成了一种轻便坚韧的纸甲。
"李墨,你在搞什么鬼?"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。李墨抬头,
看见一个身材魁梧、面容刚毅的将军站在面前,身披玄甲,眼神沉稳。"末将沈括,
新任边关守将。"将军自我介绍道,"听说你整天捣鼓这些纸,可有发现?"李墨犹豫片刻,
决定冒险一试。他取出纸甲,请沈括检验。沈括拿起纸甲,用佩剑猛力一劈,
纸甲竟毫发无损。"此物若能大规模制造,我军将士伤亡将大减!"沈括惊喜道,
"你叫什么名字?""李墨,原是江南一介书生。"沈括打量着李墨,眼中闪过一丝轻视,
但很快被欣赏取代:"书生?你比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强多了。跟我来,
我有事要与你商议。"--- 第3章 墨甲初成沈括将李墨带到自己的营帐,
详细询问了纸甲的制作方法。李墨毫无保留地将家传秘术和改良配方告诉了沈括。沈括听后,
眼中精光闪烁。"此物若能用于实战,将是我军一大助力。"沈括沉吟道,"不过,
单凭你一人难以大规模生产。我向朝廷上书,请求拨调工匠协助你。"李墨感激地点头。
他知道,这是他施展才华的绝佳机会。在沈括的支持下,李墨开始组织工匠,
大规模生产纸甲。他改良了造纸工艺,提高了生产效率,同时保证了纸甲的质量。然而,
好事多磨。军中一些将领对纸甲持怀疑态度,认为纸做的铠甲不可能真正保护将士。
更有人暗中阻挠,认为李墨一个寒门书生,不配参与军务。"沈将军,
您真的相信那些纸甲能抵挡叛军的刀剑吗?"副将王将军质疑道,
"我看那李墨不过是想借此机会出人头地罢了。"沈括皱眉道:"我亲自试过,
纸甲确实有效。如今军情紧急,任何能减少伤亡的方法都值得一试。
""可是...""没有可是。"沈括打断道,"传令下去,明日全军试穿纸甲,违令者斩!
"次日,全军将士换上了新制的纸甲。起初,许多人都不适应,
认为这轻飘飘的东西怎么可能保护自己。但当李墨亲自示范,
用利剑劈砍纸甲而纸甲完好无损时,所有人都震惊了。"这...这怎么可能?
"一个老兵惊讶地摸着纸甲,"纸做的铠甲竟然比铁甲还坚韧?
"李墨微笑道:"这是家传秘术,加上改良配方。轻便坚韧,还能防火防水。
"沈括满意地点头:"从今日起,全军将士皆着纸甲作战。李墨,你立下大功,
我向朝廷为你请功。"李墨心中激动,但他知道,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。
纸甲能否在实战中发挥作用,还需要时间检验。
--- 第4章 朝堂暗流纸甲在边关小规模试用后效果显著,沈括立即向朝廷上书,
请求大规模推广。然而,朝堂之上,暗流涌动。杨国忠看完沈括的奏折,
冷笑一声:"一个寒门书生,几件纸甲,就想改变战局?荒谬!""相爷,
沈将军在边关战功赫赫,他的推荐应当重视。"一位官员小心翼翼地说道。
杨国忠瞪了那人一眼:"你懂什么?那李墨不过是想借此机会出人头地。寒门子弟,
永远上不了台面。来人,拟旨:纸甲制作工艺由朝廷接管,李墨调回长安,另行安排。
"旨意传到边关,沈括大怒:"这杨国忠,分明是嫉妒我军有此利器!李墨,你不可回长安,
否则必遭陷害。"李墨沉思片刻,道:"将军,我有一计。不如让我带着纸甲制作工艺,
前往郭子仪将军处。郭将军正直无私,必能重用此技。"沈括点头:"也好。
郭子仪将军正在招募能人,你去投奔他,或许能有更大作为。
"李墨带着纸甲制作工艺和几件样品,秘密前往郭子仪军营。途中,
他遭遇杨国忠派来的刺客,幸好凭借纸甲的保护和随身携带的锈铁剑,才得以脱身。
到达郭子仪军营后,李墨直接求见。郭子仪年过四旬,面容威严,眼神深邃。
他听完李墨的来意,仔细检查了纸甲,眼中闪过惊讶。"此物若能大规模装备我军,
确实能大大减少伤亡。"郭子仪沉吟道,"不过,杨国忠已经下令接管此技,
你为何来投奔我?"李墨直言不讳:"杨相爷只顾私利,不顾国事。纸甲若落入他手,
恐怕会被束之高阁。末将虽出身寒门,却愿以所学报国。郭将军忠勇兼备,末将愿追随将军,
平定叛乱。"郭子仪打量着李墨,良久才道:"好,我收下你了。不过,你要记住,
朝堂之上,暗流汹涌。你一个寒门子弟,想要立足,必须有过人之处。
"李墨恭敬地行礼:"末将明白。"郭子仪微笑道:"我听说你不仅擅长造纸,
还精通火药配方?"李墨点头:"家传秘术中,确有火药改良之法。""很好。
"郭子仪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"那你就在我军中负责军械改良,如何?"李墨大喜过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