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】“小姐,该起床了。”青梅端来铜盆。我揉了揉眼睛,慢慢起床,身子软绵绵的,
想是昨夜没睡好。“青梅,今个儿怎么如此冷。”离开被子的过程有些痛苦。
“昨夜里下雪了,今早积雪齐膝的一层,不过今日天空已放晴,化雪时由是阴冷,
小姐可不能冻着了。”我紧了紧身上的斗篷,打开了房门,迎面冷风吹来,我抖了几抖,
院子里的桃树光秃秃一片,撑破了这片雪地。隔壁院子里传来儿童嬉闹的声音,
想是在打雪仗。我嘴角轻扬,很久以前,我也和他打过雪仗。那个呆子,
从来只会把雪球往我脚下扔,从未打中过我,每次都被跑的慢力气小的我折腾的满脸通红。
满身白屑。我望向北方,长安是否也下雪了,长安的雪肯定比这里的张扬吧。在白天,
如柳絮般,漫天飞舞。他的眉眼在雪中都会有些模糊,但却更好看了。
【二】南方的雪消融的速度有些惊人,经过一日日晒,到晚饭时,以只剩薄薄一层。
用过晚膳后,父亲突然对我说“今年你将及笄,明日上元节便好生去玩赏吧。”我低头不语,
来寿阳后三年,这是第四个上元。在长安时,我最喜欢的就是热闹的上元,那日没有夜禁,
街上人影攒动,灯影恍惚,最是好玩。“馨儿,为父可能这几年都不能回长安了。
”父亲叹了一口气。“什么...父亲不是说,任期三年一到,
便会调回长安么”我猛地抬头,发现有些失态,压抑住了自己波动的情绪。“北境动乱,
奸臣当道,现在的长安...王丞相已倒,
他三年前给我的承诺也...”我脑子里一片浆糊,父亲接下来说了什么也没听清。
只是安静的与父亲告辞,回到了自己房中。我让青梅去厨房取了几壶酒,
坐在桌上一杯一杯的饮了起来,桌上白日刚绣的桃花有些刺眼,我拿剪刀剪了,
泪水却泛滥一片。腹中因酒而火热,脸颊却冰凉一片,很是难受。我让那个人等我三年,
那桃花便是绣给他的。在寿阳,是望不到长安的。我与他,终是无缘的。【三】火树银花合,
星桥铁锁开,灯树千光照。明月逐人来。游妓皆穠李,行歌尽落梅。金吾不禁夜,
玉漏莫相催。----《正月十五夜》往年上元节我都是一人在房中看看书,绣绣花。
都是青梅与府里其他女眷一起出游。今年青梅却不知怎地,硬是拖着我出门,本我是拒绝的,
却不知为何这丫头今天这么倔,说若是我不去,她也不去。我向来把她当姊妹,
不想让她因为我浪费这大好时光。上元节同城男女出游赏花灯,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
看着热闹的街道,我心里的阴霾散了些,终归还是好玩的。被青梅拖到了猜灯谜处,
这三年我性子沉静下来,看了许多书,觉得这些灯谜不过为那些有情男女助助兴,
来个花灯下邂逅,才子佳人同时猜对一道谜底,侧头便一见钟情。
这种故事在三年前在长安街头听了颇多,是那个人在灯下与我讲的,
那时我便急着去看头顶的谜面,没能把谜底猜出。现在我都能猜出了,
却没有猜的那份兴致了。只是呆呆看着那些少年郎围在一起,不时传来一阵阵喝彩声。
“沈小姐”“啊...”我正发着呆,回过神来发现身前有一英俊少年与我见礼。
那少年大概二十来岁,肤色有些偏小麦色,五官长得十分立体,如剑的眉毛下有清澈的眼眸,
有些像武夫却不失读书人的儒雅。少年被我盯得耳根有些发红,我见此轻笑,福了福身子,
算是回礼。少年与我攀谈起来,我很久没有与陌生人如此谈笑风生了,
也许是少年的容貌与举止让人感觉很是舒心,也许很多地方我是我还是三年前的我,怎么变,
还不会与那个开朗活泼的小姑娘偏离太多。回府时青梅问我“小姐,
你觉得这个裴捕快怎么样?”“什么怎么样?”我有些不明所以。
“咳咳...”青梅清了清嗓子,压低声音说“本公子是寿阳城的捕快,姓裴名剑,
年方二十,尚未娶妻,父母健在,家财万贯。沈小姐看我能不能入芳尊的眼呢?”“青梅,
你竟敢取笑你家小姐,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。”我知道自己生的不美,只是双眸生的灵气些,
再加上这些年看过些书,应该有些青梅说的“气质”。那裴剑生的帅气伟岸,怎会瞧上我。
之前我是远远见过裴剑几面的,父亲偶尔会邀他来府中议事。每次他都穿着官服,面无表情。
以至于今***穿的如此书生气我都没认出来。【四】“女子许嫁,笄而礼之,
称字” ----礼记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,檐下的燕子已多了一窝嗷嗷待哺的小燕子。
正是院中桃花开的正盛时,我迎来了我十五岁生辰。女子十五而及笄。及笄后,便可嫁人了。
父亲是寿阳县令,为人清廉,很受爱戴。而我的手工琴棋书画与女工都学的极好,一时间,
媒人挤破了我家的门槛,但都被父亲婉言拒绝了。父亲并不着急把我嫁出去,
寿阳随有许多底蕴深厚的大户人家,却总不如那个最繁华的都城多。如今朝廷局势混乱,
党派之争很是剧烈,父亲本是长安西市的一个教书先生,四年前喜中进士,也算老来得志,
想着把寿县治理好,便可以回长安,回到天子脚下。父亲想回长安,想一展宏图,
我想回长安,是想念西市哪家糕点店和那个会拿糕点哄我的少年了。
【五】一晃眼两年过去了,我也十七岁了。离开那个地方也五年了,
我家也几乎没有媒人拜访了,十七岁,隔壁王家姑娘的与我同年,娃也会跑了。
父亲有些急了,炙手可热心可寒,那个曾经看中父亲的宰相回到了原来的位置,
却遗忘了这个三十七岁中进士的沈县令了。父亲忧心的,还有我的亲事,
一个十七岁的老姑娘,再不嫁就要掉身价了。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
我对我的婚事没什么期许,因为寿阳没有长安那么好吃的点心。
我给那个人的承诺已经过期两年,没准他现在已经成家,连大胖小子都有了。我与他,
应是错过了。分别前我还小,不懂为何自己如何依恋他,
只是想着他说要给我做一辈子点心时很是开心。分别后我慢慢长大,也懂了男女之情,
却越来越惦记那个笑容温暖,会做各种点心的人。青梅来告诉我裴家来提亲,
而且父亲与媒人在客厅喝了好几盏茶时,我正在院里荡着秋千。
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微微笑了下,没做任何评论。青梅不满我的反应,悻悻的走了,
嘴里还碎碎念着“小姐怎会对婚事如此不上紧,而且对方还是裴公子。
”晚膳时父亲难道多喝了两杯,带着笑征求我的意见,“裴家几代为官,家厚的很。
虽说裴剑官不大,却是年轻人中佼佼者。你嫁过去,也只有享福的份。
”我只是淡淡的点了点。为何不嫁呢?看着父亲微霜的两鬓,有些心疼。
【六】在裴家的聘礼堆满我家后院的那天,青梅给我带回了一样特殊的糕点——桃李。
青梅说最近城西刚开张一家点心铺子,名字叫桃李,主打桃花糕。我随意的打开包装油纸,
看到了一支栩栩如生的桃花。虽没有院中桃花的生气,也足以以假乱真。“这真是巧夺天工,
这么好的手艺怎会到寿阳城开店?”我凑近修了修糕点的清香,沁人心脾。
闭着眼睛问青梅“听王大婶说这家店的老板是从长安来的,没准是老家在寿阳的御厨,
现在回乡养老了罢。他心肠还真好,一个老人家,还想把皇宫里的美食给家乡人尝尝。
”“长安...青梅,我明日同你一道去桃李。”还有经历做点心开店的御厨,
需要回家乡养老么?【七】翌日清晨,我让青梅找了两身男装,
仔细的在里面塞了许多衣服后才像个各自矮些的书生,再把眉毛画粗些,也有些样子了。
“小姐,女子定亲后是不能随意出门的,被老爷知道了我们会很惨的。
”青梅说这话时一脸的兴奋,看不出半点对老爷的惩罚的惧意。
当初来寿阳招丫鬟时我便挑了个最跳脱的,如我在长安时一般。人都会怀念以前的自己,
是因为那些失去了的,都可能永远也找不回来了。从后门出来后,我们快速的往城西走,
途中,我好像看到了某个熟悉的身影,却没来得及看清楚便被青梅拖着往前走了。
不到一刻钟,我们便到达桃李,点心铺子一般都是开几个窗口供客人买糕点,
窗口上下左右挂着本店供应品,这桃李店按点心种类开了几个窗口,由于我们来的早的原因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