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回到自己公寓的江沉,站在客厅中央,不自觉地回味着刚才在林晓曦家中的短暂时光。她的公寓充满生活气息,与他简洁到近乎冷漠的居住环境形成鲜明对比。那种温暖的感觉,陌生却令人留恋。
他走到书架前,手指拂过一排排犯罪心理学书籍,最终停在一本略显陈旧的笔记本上。里面记录着他多年来对人性黑暗面的观察与思考。
或许,是时候换一个视角了——不是审视罪恶,而是理解光明。
接下来的几天,林晓曦将江沉提供的素材巧妙融入创作,效果出奇地好。她以电信诈骗为切入点,编织了一段关于现代人信任危机的表演,既有笑点又不失深度。
周五傍晚,林晓曦正在为晚上的演出做准备,门铃响了。她打开门,看到江沉站在门外,依旧是一身便装,但气质比平时柔和些许。
“准备好了吗?”他问,目光在她身上短暂停留。林晓曦今晚穿着一件酒红色丝质衬衫,搭配黑色西裤,简约而优雅。
“马上就好,”她笑道,“江警官真是守时。”
江沉微微点头:“安全护送也是警务工作的一部分。”
林晓曦拿起包,锁门时故意调侃:“所以这算是警方提供的VIP保护服务?”
“可以这么理解。”江沉一本正经地回答,按下电梯按钮。
前往剧场的路上,江沉开车,林晓曦坐在副驾驶座上翻阅着演出笔记。车内弥漫着淡淡的木质香调,与他给人的感觉十分相称。
“紧张吗?”等红灯时,江沉突然问道。
林晓曦抬头,有些惊讶于他的关心:“每次演出前都会有点紧张,但这很正常。就像你每次出警前也会警醒一样,对吧?”
江沉思考片刻,点头同意:“适当的紧张让人保持敏锐。”
到达剧场后,江沉以专业眼光评估了现场环境,指出几个安全盲区,甚至建议后台增加一个监控摄像头。剧场经理对这位“安全顾问”的建议颇为重视,立即着手改进。
“看来带你来是对的,”林晓曦在化妆间对江沉说,“我在这演出了两年,从没注意过这些安全问题。”
“大多数人不会注意到,直到出事。”江沉平静地说,“预防总是比补救来得有效。”
演出即将开始,林晓曦在后台做最后准备。江沉选择站在观众席后方的一个角落,既能纵观全场,又不会太过显眼。
灯光暗下,主持人热情洋溢地介绍林晓曦出场。她走上舞台,自信从容,与平时判若两人。
“晚上好,”她对着麦克风微笑,“最近我研究了不少诈骗案例,感谢一位专业人士的指导——当然,不是教我怎么诈骗,是教我怎么防范。”
观众轻笑,林晓曦继续道:“现在的骗子真是太有创意了,我都想给他们颁个‘最佳编剧奖’。有个诈骗电话说我涉嫌洗钱,我说:‘大哥,你看我像是有钱可洗的人吗?我钱包比脸还干净。’对方居然说:‘根据我们的调查,你最近有一笔大额支出。’我想了半天,昨天确实点了份加蛋的麻辣烫,这就算大额支出了?”
全场爆笑,江沉在角落也不禁莞尔。他注意到林晓曦在讲述过程中,目光偶尔扫过他所在的位置,仿佛在确认他的存在。
演出进行到中场,林晓曦开始讲述一段关于孤独的观察:“现代人的孤独很特别,我们有几百个微信好友,却找不到一个能深夜打电话的人。我们点赞别人的生活,却不敢展示自己的脆弱。就像我那位警察朋友,他可以面对最危险的罪犯,却害怕向人展示自己的软弱...”
江沉微微一怔,意识到她是在说自己。林晓曦的段子既幽默又深刻,将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剖析得淋漓尽致。她讲述孤独,却不让人感到绝望;谈论脆弱,却赋予它力量。
演出结束时,掌声雷动。观众中有人高喊“安可”,林晓曦笑着又加了一段才谢幕下台。
回到后台,她脸上洋溢着表演后的兴奋与疲惫:“怎么样?警察视角的段子合格吗?”
江沉思忖片刻,认真评价:“内容准确,比喻恰当,最重要的是——你让人们在笑声中提高了防范意识。这比我们发一万份宣传单都有效。”
林晓曦眼睛一亮:“这算是最高的表扬了?”
“从警务工作的角度,是的。”江沉嘴角微扬。
正当两人交谈时,剧场经理急匆匆走来:“晓曦,有位观众想见你,说是你的忠实粉丝,还送来了花。”
林晓曦正准备答应,江沉却向前一步,轻声说:“我陪你一起去。”
他们来到前台,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女士站在那儿,手中捧着一大束白色百合。令人惊讶的是,当她看到江沉时,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。
“沉沉?”女士失声道。
江沉整个人僵住了,林晓曦从未见过他如此失措的表情。
“周阿姨...”他勉强维持着镇定,“您怎么在这里?”
被称作周阿姨的女士迅速恢复优雅,微笑道:“我是晓曦的粉丝啊,每场演出必到的。倒是你,沉沉,你怎么会和晓曦在一起?”
林晓曦看着这场面,恍然大悟——这位就是江沉提过的继母周雅芝。世界真是小得可笑。
“江沉是我的邻居,”林晓曦接过花,得体地解释,“今晚正好顺路,就一起来了。”
周雅芝目光在两人间流转,带着了然的笑意:“原来如此,真是太巧了。”她转向江沉,语气温柔,“你爸爸很想你,有空回家看看吧。”
江沉表情复杂,只是点了点头。
周雅芝离开后,气氛一度尴尬。回程的路上,江沉异常沉默。
“你继母人很好,”林晓曦试探着开口,“她确实常来看我的演出。”
“我知道她没有恶意。”江沉握着方向盘,指节微微发白,“只是我和父亲之间的问题...很复杂。”
林晓曦明智地没有追问,转而轻松地说:“至少我们现在有个共同点了——都是你***偶像。”
这句调侃让车内的气氛缓和了不少。江沉甚至轻笑了一声:“她要是知道我们住对门,恐怕会天天找借口来‘偶遇’。”
“那也没什么不好啊,”林晓曦看向窗外的流光溢彩,“有人关心总是幸福的。”
回到家,林晓曦邀请江沉喝杯茶再回去。这一次,他没有拒绝。
公寓里,林晓曦泡了一壶普洱,茶香袅袅中,两人坐在客厅沙发上,一时无言。
“关于我父亲...”江沉突然开口,又停顿了一下,似乎在组织语言,“他是江建明。”
林晓曦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。江建明——那个名字经常出现在财经头条的首富?
“我的天...”她轻声道,“所以你是...”
“首富之子,是的。”江沉接过话,语气中带着自嘲,“这个身份我很久没有提起了。”
林晓曦终于明白了他选择警察这条路的反叛意味,也理解了他为何如此重视隐私和独立。
“你知道吗,”她思考片刻后说,“这反而让我更尊重你了。拒绝现成的坦途,选择艰难但有意义的路,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勇气。”
江沉注视着她,眼中有什么东西柔和下来:“你是少数知道这个秘密后,没有立刻问我为什么不当富二代的人。”
“富二代有什么好当的?”林晓曦耸肩,“我要是你,也会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。就像我,明明可以靠脸吃饭,偏偏要靠才华。”
她故意用自恋的语气说出最后一句,成功逗笑了江沉。
“谢谢你,晓曦。”他轻声说,第一次直呼她的名字。
这一刻,两人之间的某种无形屏障似乎消失了。他们不再是礼貌的邻居,而是分享了秘密的朋友。
夜深了,江沉起身告辞。走到门口时,他转身说:“下周你如果还需要案例素材,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的内容。”
“那就说定了,”林晓曦微笑,“作为回报,我请你吃饭。不准拒绝,这是邻里友好交往的重要环节。”
江沉点点头,眼中带着难得的暖意:“晚安,晓曦。”
“晚安,江沉。”
门轻轻关上,林晓曦靠在门上,回味着这个意外的夜晚。原来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,表面可见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。江沉是如此,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呢?
她走到窗前,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,突然感到一种久违的宁静。也许治愈并不需要刻意寻求,而是在真诚的交流中自然发生。
隔壁公寓里,江沉站在黑暗的客厅中,没有开灯。多年来,他第一次向外人提及自己的家世,却没有预想中的不安与后悔。林晓曦的反应让他感到莫名的释然。
他拿出手机,犹豫片刻,给周雅芝发了条消息:“周姨,谢谢您一直关心我。我很好,勿念。”
几乎立刻,周雅芝回复了一个开心的表情和一句话:“晓曦是个好女孩,我很高兴你认识了她。”
江沉没有回复,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是的,认识林晓曦,确实是他近期生活中最不寻常却也最美好的意外。
夜色渐深,两盏灯在相邻的窗户内相继熄灭。城市的喧嚣远去,只剩下宁静的月光洒在高楼之间,温柔地守护着每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