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时节,京城太傅沈府的后花园里,一派热闹景象。满园的牡丹开得如火如荼,
粉的娇嫩、红的浓烈、白的素雅,层层叠叠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引得蜂蝶萦绕。
沈府的赏花宴,是京城文人雅士每年最期待的盛会,今年因镇北将军萧策回京,
更是添了几分不同寻常的热闹 。沈清沅端坐在临水的凉亭里,一身月白色的襦裙,
裙摆上绣着细碎的兰草,乌黑的长发挽成简单的惊鸿髻,只插了一支碧玉簪,她轻拢慢捻,
在调试着身前的古琴,是母亲生前留给她的遗物 。“清沅妹妹,今日可有雅兴,
为我们弹奏一曲?”说话的是吏部尚书家的公子李景明,他手持折扇,风度翩翩,
目光落在沈清沅身上时,带着几分倾慕。周围目光灼灼地看向沈清沅。沈清沅浅浅一笑,
颔首道:“既然各位公子小姐不嫌弃,那清沅便献丑了。”她深吸一口气,指尖轻扬,
一串清脆婉转的琴音便流淌而出,正是那首流传千古的《广陵散》 。起初,琴音舒缓悠扬,
如高山流水,带着春日里的温柔缱绻,仿佛能让人看见山涧清泉潺潺流淌。
随着指尖的律动加快,琴音逐渐变得激昂,似金戈铁马,又似风雨欲来,
将曲子中暗藏的豪情与悲壮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凉亭外,原本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,
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动人的琴音之中,目光紧紧锁在沈清沅身上 。就在此时,
一道挺拔的身影走入花园。来人一身玄色锦袍,衣料上绣着云豹图案,腰间束着玉带,
悬挂着一枚成色极佳的玉佩。他身姿高大挺拔,面容冷峻,剑眉星目,鼻梁高挺,
周身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凛冽气场,正是刚从边境回京的镇北将军萧策。常年的征战,
在他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,那双眼眸深邃如寒潭,仿佛能洞穿人心,
带着久经沙场的锐利与沉稳 。萧策刚踏入花园,便被那激昂的琴音吸引。他征战沙场多年,
听惯了战马嘶鸣、刀剑碰撞之声,对这些文人雅士的雅乐本无太多兴趣,
可今日这曲《广陵散》,却让他停下了脚步。只是,听着听着,他眉头却微微蹙起,
这琴音虽技艺精湛,却少了几分乱世之中的苍凉与坚韧,多了些温室中的柔媚 。一曲终了,
余音绕梁,众人纷纷拍手叫好。李景明率先赞道:“清沅妹妹这琴技,真是越发精湛了,
将《广陵散》的豪情与婉转演绎得恰到好处,堪称一绝!”沈清沅起身行礼,
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:“李公子过誉了,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。”就在这时,
萧策的声音缓缓响起,清冷而低沉“靡靡之音,于国无补。”此言一出,全场瞬间安静下来,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萧策身上,带着几分惊讶与尴尬。李景明脸色微变,上前一步,
拱手道:“萧将军此言差矣,清沅妹妹弹奏的《广陵散》乃是千古名曲,何来靡靡之音一说?
”萧策目光扫过众人,最终落在沈清沅身上,
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如今北境蛮族虎视眈眈,边境将士浴血奋战,
百姓流离失所,此等乱世,当以金戈铁马、家国大义为先。这等温柔婉转的曲调,
听之虽悦耳,却无法提振士气,更无法守护家国,不是靡靡之音,又是什么?
”沈清沅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,她抬起头,迎上萧策锐利的目光,心中虽有不满,
却依旧保持着镇定,缓缓开口:“将军此言,清沅不敢苟同。”她顿了顿,声音清亮,
字字清晰,“乱世之中,将士们在前线厮杀,固然需要热血与勇气,可后方的百姓,
也需要安抚与慰藉。这雅音虽不能上阵杀敌,却能抚慰人心,
让身处困境之人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希望,亦可传递对和平的向往,怎可说于国无补?
”萧策看着眼前这个看似柔弱,却眼神坚定的女子,眼中闪过一丝讶异。
他本以为太傅的女儿,不过是个养在深闺、不谙世事的娇小姐,
却没想到她竟有如此见识与风骨 “小姐身处京城温室,怕是不知边境的残酷。
”萧策语气依旧冷淡的道:“战场上,刀剑无眼,血肉横飞,仅凭一曲琴音,
救不了战死的将士,也护不住受难的百姓。唯有手中的剑,才能守护家国,换来和平。
”“将军常年征战,见识过战场的残酷,清沅敬佩。
”沈清沅不卑不亢地回应道:“可将军也不能否认,家国安定,不仅需要武力的守护,
更需要人心的凝聚。琴音虽柔,却能连接人心,让百姓同心同德,
这难道不是守护家国的一种方式吗?”两人目光相对,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无形的硝烟。
周围的宾客们大气不敢喘,一边是战功赫赫、深受皇帝器重的镇北将军,
一边是太傅嫡女、才华横溢的京城名媛,谁也不敢轻易站队 。萧策深深地看了沈清沅一眼,
没有再反驳,转身走向花园深处的正厅,他此次前来,是受沈太傅之邀商议边境事宜,
并非来参与这赏花宴的文人雅事。“清沅妹妹,你别往心里去,萧将军常年在边境,
性子本就冷硬,不懂这些在所难免。”李景明连忙上前安慰道。沈清沅摇摇头,重新坐下,
指尖轻抚过琴弦,心中却已没了方才的兴致。她望着萧策离去的方向,
脑海中不断回响着他那句:“靡靡之音,于国无补”。她不知道,这场看似不愉快的初遇,
只是她与萧策纠缠一生的开始。在这内忧外患的乱世之中,
他们一个是手握重兵、镇守家国的铁血将军,一个是温婉聪慧、心怀大义的太傅嫡女,
注定要在时代的洪流中,谱写出一段交织着家国大义与儿女情长的动人篇章 。
而此时的萧策,在走向正厅的路上,
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沈清沅那双坚定而清亮的眼眸。
他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,太傅的女儿,倒和他印象中,不太一样 。
赏花宴后的几日,沈清沅总不自觉想起萧策那副冷硬的模样,有几分莫名的在意 。
这日午后,她受好友林小姐邀请,前往城西的“玲珑阁”挑选首饰。
玲珑阁是京城有名的首饰铺,店内摆放着各式珠光宝气的首饰,
引得众多名门闺秀前来挑选 。沈清沅拿着一支嵌着珍珠的发钗细细端详,
突然店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,伴随着兵器碰撞的清脆声与惊呼声。她心中一紧,
快步走到窗边,撩开窗纱一角向外望去,只见几名黑衣刺客,
正围着一位身穿青色锦袍的男子,那男子虽身手矫健,却因寡不敌众,渐渐落入下风,
手臂已被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,鲜血浸透了衣料 。“是吏部侍郎家的公子!
”身旁的林小姐惊呼出声,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“怎么办?我们要不要报官?
”沈清沅眉头紧锁,刺客下手狠辣,显然是想要取那公子的性命。她知道,此时派人去报官,
恐怕来不及了。正当她焦急之时,一道玄色身影如疾风般掠过,手中长剑出鞘,寒光一闪,
便挡在了那公子身前 。“萧将军!”沈清沅眼中满是惊讶,来人正是萧策。
他不知为何会出现在这里。萧策手持长剑,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为首的刺客一剑毙命,
血溅当场,又迅速朝其他黑衣人攻去,不出几个回合哀嚎声一片。危机解除,萧策收剑入鞘,
走到那受伤的公子面前问道:“伤势如何?可知是谁派来的刺客?”那公子捂着流血的手臂,
脸色苍白,摇了摇头:“多谢将军相救,只是我也不知为何会遭此刺杀……”萧策微微点头,
吩咐随行的侍卫将刺客绑起来带走审讯,随后又让人护送那公子前往医馆疗伤。做完这一切,
他转身准备离开,却不经意间瞥见了窗边的沈清沅,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。沈清沅见状,
知道躲不过去,便带着林小姐走出了玲珑阁,走到萧策面前,
微微屈膝行礼:“幸好将军赶来,方才真是惊险。”萧策看着她,
目光落在她略显苍白的脸颊上,淡淡道:“沈小姐此处刚经历刺杀,不甚安全,
小姐还是尽快回府为好。”就在这时,林小姐突然惊呼一声:“清沅妹妹,你的手!
”沈清沅低头一看,只见自己的衣袖上沾了些许血迹,想来是方才在窗边观望时,
不小心被飞溅的血渍染上的。她下意识地想要擦拭,却被萧策拦住 。“血迹恐有污秽,
小姐还是别用手碰。”萧策说着,从怀中取出一方干净的帕子,
递到她面前:“先用这个擦擦吧,尽快回府更换衣物。”沈清沅接过帕子,
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手,一股微凉的触感传来,她心头一颤,连忙收回手,
小声道:“多谢将军。”她低下头,用帕子轻轻擦拭着衣袖上的血迹,
脸颊不自觉地泛起红晕 。萧策看着她娇羞的模样,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,
却很快又恢复了冷硬的神色:“时辰不早了,小姐早些回府。”说完,
便转身带着侍卫离开了 。沈清沅望着他离去的背影,手中握着那方还带着他体温的帕子,
心中泛起一股异样的暖流。她想起赏花宴上两人的针锋相对,
再对比今***出手相救的沉稳与细致,忽然觉得,这个冷硬的将军,
似乎也并非那般难以接近 。回到府中,沈清沅刚换下沾血的衣物,便听闻下人来报,
说萧策派人送来了一瓶药膏。她心中疑惑,让下人将药膏呈上来,只见那是一个精致的瓷瓶,
瓶身上贴着一张纸条,上面是萧策苍劲有力的字迹:“此药膏可清热解毒,若不慎沾染血迹,
可涂抹于接触之处,以防感染。”看着纸条上的字迹,沈清沅心中暖暖的,她打开瓷瓶,
一股淡淡的草药香气扑面而来。她没想到,萧策看似冷硬,竟如此细心。从那日起,
沈清沅对萧策的印象彻底改观,原本的不满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莫名的好感 。
几日后,京城中突然流传出萧策“拥兵自重”的流言,朝堂之上,文官派系趁机发难,
纷纷上奏弹劾萧策,称其在边境手握重兵,恐有不臣之心,请求皇帝削去他的兵权 。
沈清沅得知此事后,心中焦急万分。她深知萧策为人正直,一心为国,
绝不可能做出拥兵自重之事,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。她想起父亲曾说过,
朝堂中文官与武将派系矛盾已久,此次萧策回京,怕是成了文官派系打压的目标 。“不行,
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萧将军被人陷害。”沈清沅暗自下定决心,要帮萧策洗清冤屈 。
她先是找到父亲沈修,向他表明自己的想法。沈修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,
叹了口气:“此事牵扯朝堂***,凶险万分,你一个女子,何必卷入其中?”“父亲,
萧将军是忠臣,若他被冤枉不仅会寒了将士们的心,更会让北境的防线陷入危机。
”沈清沅语气坚定,继续说道:“女儿虽为女子,却也知晓家国大义,此事我不能坐视不管。
”沈修看着女儿,眼中满是欣慰,最终点了点头:“罢了,你既有此心,为父便帮你一把。
不过你要记住,万事小心,切不可暴露自己。”得到父亲的支持,沈清沅开始行动起来。
她凭借父亲在朝堂的人脉,暗中走访那些曾与萧策有过交集的官员,
收集能够证明萧策忠心的证据。同时,她还利用自己的聪慧,
从那些弹劾萧策的奏折中寻找漏洞,分析出背后主使之人的蛛丝马迹 。这日,
沈清沅正在书房整理收集到的证据,忽闻下人来报,说萧策前来拜访。她心中一惊,
连忙将证据收好,整理了一下衣衫,前往前厅见客 。前厅中,萧策身着常服,身姿挺拔,